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麾西指(上)-第2/3页





    海宋帝国统治的地盘中,神州大陆石油储量只够目前规模所用,但现在已经入不敷出,海上钻探要求太高,而且风险大,一次风暴就可能将钻井平台全部埋葬,版图中,石油丰富的地区并不多,而且开采难度往往不低,因此对于中东的争夺,是目前国内工业资本势力的关注重点。而米国人就得天独厚,他们的北美洲本来就是石油丰富的地区,因此对中东的争夺虽然由于穿越众的存在而在意,但国内势力并不非常看重,相比国内容易开采、运输方便的油田,有动力去中东冒着和海宋人冲突危险的资本家不多。

    而这些穿越众们就拿这个做文章,预备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列车的轨道上。

    ………………

    “稍息,里正,向右看齐!”

    “学校里怎么教的,军训的基本要领都不会,统统拉出去,十军棍!”

    一处兵营中正对紧急征召的新兵进行着为期六个月的初步训练。

    近代军队的出现,是在解决了营养问题的前提下,靠着皮鞭和军棍等**惩罚,以及大量的训练,来让士兵变成不怕死的机械行动的怪物,可以承受高达百分之八十的伤亡,以至于出现一战中一场战役死伤几十万双方都不崩溃的可怕现实。

    封建时代,一场大战,看似规模宏大,动辄号称百万决战,实际作战者不过十几万,至于伤亡,往往几千人的死亡,就会导致一方军队全面崩溃,真正的大规模的死亡,往往是在战后屠杀俘虏,而不是战场上杀死的。

    而现代军队的标志就是让士兵拥有自己的思想,靠着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荣誉等手段,让士兵知道自己作战的意义所在,再加上军事惩罚做辅助,使得士兵既有战斗力,又不畏惧死亡,相比起近代军队有着更高的主动性,作战能力上超过不止一筹。

    受到这个时代的限制,海宋帝国的军队还处于现代军队,近代军队,封建军队的混编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兵员的来源地不同。

    来自于归化较早,海宋帝国认同度高的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是前明的版图,民族成分一致,有共同的文字,受过多年教育,士兵文化素质高,他们受到的教育中,对本朝的开国历史有着充分理解,配合影像资料,明白当前生活的宝贵,而家里的老人也身体力行地告诉过去的时代,是多么可怕,一场现在普通的旱灾,就有数不尽的百姓去逃荒,一场涝灾,就会有成村成乡的人被淹死,难民充塞县城。

    这部分兵员战斗力是最强的,他们保卫国家的热情也最高,同时乐于学习最新的军事技术,也有能力学习,由他们组成的军队,除了在武器装备上与现代军队有所差距,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差别。

    其次就是归化较晚的地区,这些地区包括关外女真族的领地,朝鲜,倭国,东南亚,以及印度这些地区,以被征服时间的早晚差别,地区种族成分特性不同,其士兵的忠诚度,战斗力也大为不同。

    其中女真人是在1640年被彻底征服的,朝鲜在1642年,倭国1670年才彻底归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是一个单一民族,其中的中上层贵族对外来的抵抗意识非常强烈。打败他们不过是在1650年,但小规模的反抗冲突时有发生,不过大多数底层百姓还是为了吃饱饭,吃上自己种的粮食,是不在意换个大名的,这种情况下,在上层不合作的贵族,比如大名,寺院,公卿、武士等中上阶层等被清扫一空后,剩下的人老老实实地接受了被征服的命运。反正倭国也曾经长时间向中原进贡,现在被征服也并不是一件需要集体玉碎来表达决心的事情。

    上述地区中,女真人和倭国的士兵是最有战斗力的,他们的底层贫民很多,而且民风彪悍,在被强者征服后,在吃饱穿暖的诱惑下,为了得到更多赏赐和土地,为了给后代挣下家业,以及更重要的为了获得正式国民待遇,成为海宋帝国公民,这些士兵在充足营养的保证下,靠着近代军队的训练手段,已经成为了指挥如意的近代军队。

    说他们是近代军队,是因为虽然大多数这种士兵也知道自己作战的目的,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多教育,在战斗的知识上,还是只能依靠上层军官的命令,不具备多少主动性,一旦整个指挥系统被打散,指望他们如同现代军队一样,自行聚集起来战斗,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他们在没有得到新命令前,大多数会继续按照原本的军事命令行事,以免受到军法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