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封建化和资本化-第3/4页





    “当然是领导渔农会了。”毛zd思索着说。“工会现在被右派分子所控制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和富农又大多拥护国民党,如果我们不把根扎进农村,等到真的开始实行宪政的时候,我们左派gcd人可就要变成无根浮萍了。”

    “常委员长能答应?现在的渔农会可是掌握在他的老丈人手里。”

    “潘玉成就是个老官僚,永佃永息制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管理的渔农会都快变成商会了,根本不可能负担起农业集体化的工作,而且渔农会总会长也不是他老人家想要的。”

    “那他想要什么?”

    “他想当政务院总理!他还想让他的外孙成为常委员长的接班人!”

    听到这个话题,周e来的浓眉就拧了起来。“这样不大好吧,那可是常家的家务事……而且就算我们能说服陈总理让位,潘玉成也未必能坐上总理的位子,常委员长信任的是张君劢。”

    “这个我知道。论才能当然是张君劢比较合适,但是潘玉成也差不了太多,又是常瑞青的自家人,如果大家都支持他,相信常瑞青也不会提出异议。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说服陈总理让贤,e来,你同他关心比较好,不如就由你出面劝说……我想请他去领导渔农会,为我党的农村工作打开局面。”

    ……

    “耀如,这1000万吨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真的能按照现在谈妥的价格悉数购入倒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不过转手拿去国际市场上抛售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顺势调整1923年度的播种计划,渔农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和农民签订预售合同的办法增加棉花和大豆的播种面积。棉花是眼下发展迅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大豆则是我国主要的大宗出口商品……”

    农业部部长潘玉成满脸堆笑地坐在常瑞青汤山官邸的办公室里,很尽职的和常瑞青解说着农业部和渔农总会对采购苏联谷物的意见。和所有梦想着要实现工业化的后进国家一样,在中国外汇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所以进口苏联谷物所要考虑到的问题还不仅是价格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要想到如何从国际市场上收回支付给苏联的外汇。在这个问题上。潘玉成绝对能够上专家的水准,常瑞青反而没有什么见地。但他还是一脸认真的听着。

    不过他的心思却早就转到陈独秀在他结束巡视返回南京后提交的“农业集体化改革”的建议书上面去了。根据常瑞青所掌握的情况,这个要在中国农村推广股份制农场的集体化办法,居然出自中g主席毛zd和西北局书记周e来两位大神之手!

    这可让他有些大跌眼镜了。不过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股份制农场恐怕是眼下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办法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永佃永息制”改革,也没有历史上gcd人发动的土地革命,而是让中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环境,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也应该会转化成工人。而农村的土地也会渐渐集中,最后出现大量的家庭农场或是大型农场。

    至于后世某些人认为的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将会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会允许农民转化为工人阶级云云的,常瑞青在前世就知道那是胡扯。中国的农民都是自由人,不是农奴。地主和佃农之间的是以经济依附关系为主,并不存在地主对佃户的严格控制——这同欧洲中世纪所存在的封建等级依附是完全不同的。反倒是历史上的土改实行以后,中国的农民才失去了成为工人的自由——农民从一种职业变成了一个身份。一个等级。所以这种体制倒是具有明显的封建农奴制度的特点……

    但是封建农奴制在中国农村所取得的胜利,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这个时代中国农村阶级矛盾的激化程度,说明了中国农村存在着数以亿计的绝望的农民,这就是一个堆满了干柴的仓库。只要一点阶级斗争的星星之火就能毁掉中国农村的安定——而农村正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潘先生,你对陈总理提交的在农村推广股份制农场的建议怎么看?”常瑞青打断了潘玉成。“总理想亲自负责这件事,他还推荐你来接替他出任总理。”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打量着潘玉成的脸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