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问鼎之吹牛第一更狂求月票-第2/4页





    车门一合上,他就叹了一声:“又铮、子玉,你们的想法我是知道的,不和他们争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寻找机会消灭南军的有生力量。可是这地盘丢多了,下面的人心可就更加浮动了,你们可别小看这个人心动摇的危害,想当年大清朝是怎么弄没的?还不是因为这人心都失去了?现在南边又是反帝又是抗俄,又是国民革命的,下面那些娃娃后生还有一些穷酸书生早就已经被蛊惑起来了,而那些跟随我们北洋的地方豪强和实力派又都是墙头草,就看那边风大。虽然咱们北洋的统治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一旦他们觉得咱们已经大势已去,他们还是会反戈一击的。到时候,咱们就要变成客军,南兵就会变成主军了!”

    曹锟这么一说,说得徐树铮和吴佩孚都沉默不语了。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吴佩孚那个打运动战的想法是挺好的,可是在中原地区和南军周旋的前提是要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特别是山东、河南两省的地主武装,这两个省的地主豪强可比南方那里的地主们强悍的多,都是一些半绅半匪的家伙,有些祖上好几代都是土匪......毫不夸张地说,河南、山东两省,现在是北洋与匪、绅共有之!一旦这些“匪绅”势力大批倒向国民政府,北洋军在河南、山东立马就会变得寸步难行,根本就运动不起来了!

    “我正是为这事儿来开封的。”徐树铮沉吟了一会儿。终于提起自己的来意了。他可不好意思说自己来河南是想瞧瞧北洋军到底有没有吃败仗。于是就把话题扯到了北方的几个实力派身上了。

    “阎锡山和刘镇华这两条老狐狸现在都开始公开抵制咱们北洋的命令了!大本营派去太原的代表想要见阎锡山一面都不成,对于让他兼任绥远都统。并且调一旅晋军驻防绥远的命令也置之不理。看来这个阎锡山已经准备投靠南边了!至于豫西镇嵩军的刘镇华也一样,拒绝带兵援陕,还将主力集中于汝阳、临汝一带,摆出了威胁南阳的态势,恐怕也已经和南边有了勾结!”

    曹锟苦苦一笑,目光扫了下车厢里的徐树铮和吴佩孚:“除了我这个老实人,现下还有谁不给自己找后路?这段时间,光被我们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军法处截获的南边送过来拉拢的书信就不下二三十封呢!咱们下面的师长、旅长们怕是人人都有一封了!”说到这里,他重重叹了口气:“又铮、子玉,这样下去不行。咱们必须要好好和南兵打一仗。提振一下士气,要不然早晚要不战自败的!”

    徐树铮微微点头,将目光投向了吴佩孚。吴佩孚那对飞扬的眉毛却紧紧拧成了一团,好像在苦苦思索似的:“是该想办法打一仗了,可也不能硬打。咱们的兵力太弱,不能和他们硬拼,要不就正中了常瑞青的下怀!一定得找个法子分散常瑞青的兵力,最好能从徐州引一两个军出来......有了!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曹锟和徐树铮两个人几乎同时开口。吴佩孚沉沉一笑,吐出三个字:“打山西……山西这个省份大概是这个动荡的年代里面,全中国最安定、最平静的一个省份了。除了在辛亥革命那年闹得比较凶,还一度让北洋军打进了省城太原。不过民元以后,在他们那位滑不溜手的阎老西的领导下,这个省份居然在这个兵旅如林。战火连天的年代里面,一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似乎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如果不是带着染红了的有色眼镜看问题,阎锡山这个人其实还是不错的,除了反动一点就没有别的什么太大的缺点了。而且这位阎大反动派的反动,和这个时代其他的反动派也不大一样。人家是真研究过了马克思主义,觉得道理不对,所以才走上反g反人民的不归路的。

    就在眼下这个南北两军在中原地区摆开战场,准备打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的时候儿。山西的这位“和平督军”阎锡山,正在他的督署里面,和北上来游说他加入中国gcd的李大钊同志一起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

    两个人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是阎锡山督军公署的书房。阎老西在自己的督署里面不怎么穿军装,而是一身长袍马褂,戴一顶瓜皮帽子,再配上他那张面团团一样的脸型,整个就是一开票号的山西土财主。实际上他家祖上的确是开票号,他本人也长于经济,如果不干军阀,准会是一个成功的晋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