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北上抗俄 十 张作霖之死-第2/4页





    蒋j石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对付俄国人的办法涉及到一些国际上的安排,现在都还处于保密状态,恕我不能相告了。下面就听王参谋长来颁布命令吧。”

    杨宇霆皱了下眉,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和蒋j石纠缠下去。至于部队调动的命令,用不着王柏龄说,他也能从地图上看出来了。奉军在奉天的两个师(由原来的的27、28师扩编而来)全部开往哈尔滨布防!奉天省这里只剩下少量的地方武装,还有陆续开到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新编第一军了,奉天省的地盘只怕要从此姓了蒋!

    可是现在,他却没有办法提出反对的意见。原因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张作霖的安危!奉军是张作霖一手建立起来的,说穿了就是张家的私兵,那票奉军的师长、旅长、团长们也大多比较看重义气。现在谁要是敢说不要张作霖的话,只怕会被他们活吃了下去吧?现在也只有先救回张作霖再说了。

    ……

    夜色渐渐地开始笼罩东北大地了,整个哈尔滨市一片漆黑,只有松花江边上的哈尔滨火车站周围灯火通明。大队大队的北洋军士兵正排着整齐的队伍,默默地等待上车的命令。相比他们离开北京时候的混乱,现在这些士兵已经学会遵守秩序了。

    徐树铮背着手和吴佩孚走在站台上,身后不远处还跟着一大群幕僚随从。两个人静静地走着。都皱着眉头一言不发,走了半晌,几乎到了站台尽头的时候,徐树铮才站定了下来,抱着膀子问吴佩孚:“子玉,想好了吗?”

    吴佩孚好像愣了一下,被他突然发出的声音从自己的思绪里面拉了出来似的。好容易才回过神来,点点头道:“又铮,初步的设想已经有了……必须收缩兵力。长江一线都扔给南方,南北决战的战场只能摆在中原。”

    “为什么要这样?”

    “南方的优势在军队的数量,他们在闽粤两省建立的国民动员体系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为他们的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几十万兵员,再加上各地投靠依附他们的军队……南方在未来的这场大决战中可以动用的兵力将在一百万以上!而我们北洋顶多只有三四十万可用之兵,还要留出相当部分提防东北的蒋j石,山西的阎锡山。因此在兵力数量上面,我们北洋是处于绝对劣势的,所以必须要将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置于大军运动的便地。也就是中原地区,利用那里便利的交通迅速调动部队,将沿津浦、京汉两条铁路线北伐的南军逐个击破。”

    徐树铮淡淡一笑:“那他们要是暂时不北伐呢?子玉,你也知道他们的国民动员体系的厉害……如果他们推进到长江一线以后。不立即北上,而是用闽粤的体制整顿南方,建立军政独裁和国民动员体制。等到把南方治理好了再北伐,到时候咱们北洋恐怕就要面对两百万、三百万的国民革命军了……那时候,我们大概只有投降了吧?”

    “不会的!”吴佩孚冷冷一笑:“国民政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一个偏居闽粤的地方政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孙中山和常瑞青怎么可能不被这种辉煌胜利冲昏头脑?而且他们内部现在还有常蒋之争!咱们的四个师能够入关,不就是因为常蒋矛盾吗?又铮,你担心他们治理好了南方发动几百万军队再北伐,他常瑞青也一定担心蒋j石理顺了东北就挥军入关来跟他抢北京城这个大蛋糕!”

    徐树铮缓缓摇头。眉头微微拧了起来:“子玉,你以为我们这次能入关完全是蒋j石在自作主张吗?我看不见得……如果常瑞青一定要阻止,肯定是有办法的!我有种感觉,常瑞青是有意让我们回关内去的……他可能有打败我们的办法!”

    吴佩孚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又铮兄你多虑了。我承认常瑞青在政治、外交、经济上都是一把好手!十个吴佩孚也比不上一个常瑞青。可是要真刀真枪在战场上面见真章,他还是太嫩了……他从保定军校毕业不过两年多,而且没有经过什么大战。他们国民革命军的战场经验也同样不能和咱们北洋军比,不过是些新兵蛋子而已!我吴佩孚有三十万兵就足以打败常瑞青的一百万大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