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分红之争-第2/3页





    “年后再说吧。”奕訢缓声道,他很清楚这事要元奇点头怕是不容易,否则元奇也不至于连个回应都没有,顿了顿,他接着道:“刚收到电报,欧洲爆发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向丹麦宣战,英法暂时无法顾及此事,无须担心。”

    欧洲又爆发战争了?载垣心里一喜,欧洲国家众多,他并不知道什么丹麦、普鲁士、奥地利,不过,怕显的无知他也没多问,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事元奇怕是轻易不会同意,信函也难以沟通,怕是要跑一趟上海。”

    “即便是亲自跑一趟上海,怕是也难以妥善解决这事。”奕訢缓声道:“不过,总要尽力尝试一下。”顿了顿,他接着道:“如今火车往来迅捷,年后再去,赶在开衙前回来。”

    年前的上海显的格外的繁华和热闹,宝山大多数工厂都开始轮流放假,大量的工人涌入上海,开始疯狂的年前采购,不少准备回家乡的工人更是可着劲的买买买!

    这几年工厂的工薪稳步的提高,一般的普通工人每月的工钱都已经高达六块银元,加上节假福利,一年下来能有八十银元的收入,对于常年务农的农民来说,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收入,即便是相对于大清的物价水平,也同样是高收入。

    这些个工人以前基本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就算是有钱平日里也是极为节俭舍不得‘乱’‘花’,家在外地的基本都会将工钱寄回家,不过,过年却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平素里再节省,过年也会难得的大方一次。

    沿江大道,元奇银行总号,五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易知足站在窗边眺望着黄浦江上的繁忙景象一声不吭,他身后,严世宽、孔建安、解修元三人却在为即将到来的账期分红争论不休,这两年因为美利坚内战元奇通过军火‘药’品贸易棉‘花’贸易以及金融投资很是大赚一笔,严世宽、解修元都主张大额分红,孔建安却是反对。

    元奇自创建以来,发展极快,摊子也是越铺越大,虽然赚钱不少,但开支也同样不小,光是每年给朝廷的补贴就不是小数目,投资铁路,教育,工厂,移民以及赈灾等方面的数额都相当惊人,历来账期分红都不能算高,难得这个账期赚的不少,严世宽、解修元都主张大发红利以凝聚人心,提振元奇的声誉,以吸引更多的士绅商贾加入元奇。

    孔建安反对的理由也充分,元奇要囤积黄金,需要巨额的白银做后盾,再则,元奇目前的状况仍然处于快速发展壮大时期,需要不断扩大经营,为了巩固元奇的财政基础和保证足够富裕的现金流,应该大幅截留利润作为留存收入。

    另外,这两年的利润属于暴利,是受益于美利坚内战,一旦战争结束,便无法获取如此暴利,这个账期如此打发红利,下个账期必然难以为继,冲着红利加入元奇的新股东必然会心有不满。

    两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易知足却没发表意见,任由三人争论,待听身后没动静了,他才缓缓转过身来,扫了三人一眼,缓声道:“元奇这些年来收益一直十分可观,但账期分红却并不高,对此,一众大小股东颇有微词,购买西伯利亚一事,不少股东有借题发挥之嫌,碍于我的身份,也碍于元奇的实力和势力,事态才没扩大。

    这个账期,元奇确实是赚了不少银子,初步估算,约有三亿两白银之上,我也想大发红利,博得一众股东‘交’口称赞,但实际情况不允许,元奇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很多,不能将这笔银子这么轻易的撒出去。”

    听的这话,严世宽犹豫了下才道:“大掌柜,元奇这个账期因为棉‘花’贸易大赚了一笔,所有的股东对于这个账期的分红都抱以很高的期待,若是还象往期一般,怕是会惹来不少非议,对于元奇的声誉也是不小的打击。”

    “元奇现在不惧怕任何打击。”易知足朗声道:“而且,如此巨额的资金作为公积金留存下来,只要脑袋不被驴踢了,都不会轻易离开,对于元奇的股价也是极大的利好,这一点不用担心。”

    顿了顿,他看向孔建安,接着道:“一众股东的积极‘性’也不能打击,不能盈利亏损一个样,再则,公司制定的章程也不能轻易更改,这个账期还是按照原本定下的五五分红比例进行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