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立宪共和-第2/3页





    这倒也不失一个法子,至少能试探一下易知足的态度,再则,出于平衡朝中格局的考虑,作为帝后一系,也应该与元奇联络一下,思忖了半晌,慈安才开口道:“既是如此,就有劳七皇叔去趟上海罢。”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放下报纸,笑道:“一篇文章居然能引发一场规模不小的立宪之争,看来,朝野上下支持立宪的不少,就不知道朝廷会否宣布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能极大的促进推行宪政的进程,朝廷若是不同意,咱们继续施加压力便是。”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实则在他看来,朝廷宣布预备立宪没有丝毫悬念,元奇在野,奕訢、肃顺在朝,等于是三方联手,倘若还不能‘逼’迫帝后一系同意宣布预备立宪,那可就真有问题了!

    赵烈文听的一笑,“大掌柜似乎并不看好立宪,何以如此积极推行立宪?”

    “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易知足笑道:“咱们中国究竟是采取立宪还是共和,我目前也并无十分成熟的想法,立宪并非不好,根子在于民族情结,皇帝是少数民族,这是硬伤。

    现带国家基本是以民族划分,随着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的深入人心,随着民智的提升,日后极有可能出现民族矛盾,满人皇帝容易被攻讦。”

    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民族运动风起云涌,这不免会影响中国,届时,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极有可能会对作为国家‘精’神领袖的皇帝是满人身份而不满,可能会出现他意想不到的情形。

    顿了顿,他接着道:“共和的条件和基础比立宪更为苛刻,大清如今连立宪的条件和基础都无法满足,更甭提共和了,再则,共和制还有一个大问题,这次美利坚内战这个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若是南方最后取得胜利,美利坚必然一分为二。

    咱们的情况比美利坚更复杂,一是疆域太过辽阔,二是境内民族太多,三是边疆皆是新附之地,若是采取共和制,容易为后世留下分裂的隐患,这可不附和咱们扩张的初衷。”

    听的这番话,赵烈文似笑非笑的道:“既然立宪共和各有利弊,不如就实行立宪,至于皇帝,大掌柜取而代之,不就迎刃而解?”

    “哪怕是虚君,这个皇帝也不好当。”易知足道:“咱们中国的情况很特殊,如果是象倭国的倭王那般万世一系,哪怕这皇帝是少数民族,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立宪,但咱们中国的皇帝却是轮流做。

    中国**皇权的时代太长,后世民主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就有可能反对帝制,再则,要取清廷而代之,必然要爆发大规模的内战,我既不想将子孙架在火炉上,也不希望爆发大规模内战。”

    说到这里他自失的一笑,“且别想那么长远,先走一步看一步,恭王有心推行宪政,咱们就先看看宪政是否适合,若是不适合,再推翻清廷推翻宪政便是。”

    听他如此说,赵烈文不由的有些担心,法兰西就是帝制、立宪、共和反反复复,以至于大伤元气,若是大清也如此反复折腾,怕是危害更大,毕竟大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见他脸有忧‘色’,易知足知道他担心什么,含笑道:“惠甫无须忧心,有我在一日,咱们就不会重蹈法兰西的覆辙。”

    两人正说着,林美莲进来禀报道:“大掌柜,醇郡王奕枻求见。”

    醇郡王奕枻?七皇叔?赵烈文瞥了他一眼,道:“醇郡王应该是帝后一系的人罢?”

    小皇帝祺祥即位,醇郡王奕枻颇受重用,而且明显与奕訢无关,确实应属于帝后一系,易知足微微颌首道:“请他进来。”说着他站起身道:“看来太后对于预备立宪很是抵触。”

    慈安皇太后若是态度强硬的但对预备立宪,事情就还真有些棘手,赵烈文心里暗忖,跟着起身随着易知足迎了出去。

    奕枻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的还有南洋大臣倭仁和御史张盛藻,朝中大多汉员都支持立宪,但也有汉员反对立宪,这御史张盛藻就是竭力反对立宪的汉员之一,也因此进入慈安皇太后的眼帘,这次遣他随同奕枻一道来上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