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趁热打铁-第2/3页



    默然半晌,他才压低道:“钤印制度着实不凡,不过,以皇上的秉‘性’,怕是不会你们绝情,再则,懿贵妃颇有心机也擅长些小手段,这几年也笼络了些人,定然有人帮她说话。”

    这是指皇后会帮那拉氏说话?肃顺不由的一呆,迟疑了下,他才道:“这事即便是点到为止,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风险再大也得极力促成这事。”奕訢沉声道:“易国城既说她有可能祸‘乱’朝政,咱们就不能存有丝毫侥幸,新君即位,你必是辅臣,且有可能是辅臣之首,这事不只是关乎你的荣辱,而是关乎你的身家‘性’命。”

    真当我是吓大的?肃顺心里暗自冷笑,“王爷就如此相信易国城之言?”

    奕訢哂笑道:“你在南洋海军厮‘混’了几年,与易国城相‘交’十余载,却是一点不了解他。”顿了顿,他接着道:“易国城素来不喜也不屑用‘阴’谋手段,行事素来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为何这次要如此急迫的借咱们的手除掉她?

    你再想想,易国城六年前就提醒惠亲王,要防范‘女’**国,是为什么?这是先埋下伏笔!为今日除掉懿贵妃埋下的伏笔,为什么易国城在六年之前就一心要除掉她?穆章阿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也没见他如此刻意针对。

    还有,你对易知足指挥的几场大战可有研究?从组建元奇团练开始,易知足就未曾一败,在我看来,不完全是依仗武器优良,更重要的是料敌先机,他似乎总能准确的判断对手的作战计划。

    就说最典型的几战,第一次英夷入侵,英军舰队攻打江宁,一头钻进了他布置好的陷阱,第二次,英法四国登陆天津,他同样是料敌先知,还有元奇在西北的扩张,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和结果,他几年前就能预判,并且不惜全力备战。”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元奇上下,哪个不是视他若天人,对于这事,我是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一旦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大清上下怕是无人能动她,我想这也是易国城急于除掉她的原因。”

    听他如此一分析,肃顺脸上的神情也凝重起来,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事不能‘操’之过急,今早我才跟皇上提及,恭王觐见之时若是又提,皇上难免不会多心,先观望一下,也不急于这一两日。”

    奕訢点了点头,道:“暂且观望一下也好,不过,这事得给易国城知会一声。”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看过电报,易知足微微皱起了眉头,懿贵妃身为载淳生母,咸丰有可能难下决心,这早在他预料之中,是以他才让肃顺特意点明这个中的厉害,却没想到依然还是这个结果。

    观望?他随手‘摸’出翡翠烟嘴点了支香烟,就算咸丰病情得以稳定,可一旦动了怜悯之情,以后想再起杀念就难了,俗话说一夜夫妻百日恩,懿贵妃又是唯一为他诞下子嗣的妃子,可说是有大功在身,事后哪能还再狠的下心。

    他长长的吐出一股烟雾,这咸丰虽说不象当那样反复无常,但在‘女’人这方面却终究是硬不起心肠,是再‘逼’迫咸丰?还是让肃顺、奕訢另想法子?

    必须得乘着那拉氏没成为皇太后值之前将她除掉,一俟其被尊为皇太后,再想要动她,可就千难万难了,就算是咸丰只给一枚印章,‘交’由皇后钮祜禄氏掌管,他也同样是放心不下,那拉氏的心机手腕应该不是钮祜禄氏能媲美的。

    对于宫内的情况他可谓是一点不清楚,但他清楚,就算是肃顺、奕訢手眼通天,在没有咸丰默许的情况下,也极难除掉懿贵妃,更何况这懿贵妃本身就不是善茬。

    沉‘吟’良久,他才提笔写下一行电文,“‘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大清绵延五十亡,三代帝王为傀儡。”

    写好之后,他没‘交’给曹根生,而是又考虑了一阵,他倒是想直接以举兵造反威胁来着,却又担心‘激’怒咸丰,美利坚内战正酣,这个时候国内爆发战争实是极为不智,再则,动辄以举兵为威胁,以后元奇与朝廷的关系也难处理,这件事情还达不到以举兵威胁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