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佩里抵沪-第2/3页





    易知足原本没打算见唐天晟,见严世宽开口,也不好扫了他面子,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罢。”

    唐天晟心里又是兴奋又有几分紧张,进门之后,正待大礼参拜,易知足却摆了摆手,语气和煦的道:“无须大礼。”说着指了指椅子。

    见对方语气温和,唐天晟暗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长揖,道:“在下上海饼豆业公所商贾唐天晟见过大人。”立起身,他也不敢坐,就站立着,实则是两者地位差距太大,他真心没胆子坐。

    易知足打量了他两眼,见他不过三十上下,且相貌堂堂,举止得体,便温和的道:“你对南洋鸟粪有兴趣?”

    唐天晟连忙道:“在下家族长期经营豆饼,在江浙一带也积攒了不少人脉,愿意大量采买南洋鸟粪,进行推广。”

    人脉即是渠道,听的这话,易知足对他稍感兴趣,问道:“你了解种稻种桑的情况吗?一亩要多少肥?”

    唐天晟不假思索的道:“正常年景,种稻一般每亩需用肥也就是豆饼一百六十斤,约合三块银元,亩产能到三石,种桑一亩需用豆饼七百五十斤,约合十五块银元。”

    严世宽对这情况不了解,听的心里一跳,忍不住道:“一亩地要投入那么多银子?”

    “严掌柜或许不太清楚。”唐天晟连忙道:“种田实是薄利,一亩田能有二块银元收入就算不错了,豆饼贵,绿肥粪肥也不便宜,城内收集的粪肥都是八担一块银元。”

    这家伙见识还不少,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如今米价六块银元,豆饼却涨到五元,直追米价,又是怎么回事?”

    “回大人。”唐天晟已是彻底的放松下来,“豆饼价格上涨是因为朝廷设卡抽厘,增加了运输成本,上海米价涨幅不算大,因为从南洋来的稻米没经过抽厘。”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鸟粪石定价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唐天晟不敢轻率回答,琢磨了下才道:“南洋鸟粪石储量丰富,是一项长期稳定的生意,目前粮价节节攀升,豆饼也是水涨船高,但在下窃以为鸟粪石价格不宜订的过高,一则是不利于推广,再则灾荒之年,豆饼能够充饥,鸟粪石却不能.....。”顿了顿,他才道““一担三元,大人以为如何?”

    易知足听的一笑,“你是清楚一亩稻田用肥只要一担鸟粪石罢。”

    唐天晟陪着笑道:“正常年景,农民一亩稻田也就是投入三元,现在以这个价位出售,能够迅速的打开销售局面。”

    “这个价格会对山东辽东的豆业造成极大的打击,这一点,你想过没有?”易知足瞥了他一眼,缓声道:“江南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尤其是在能够一年两熟的地方必须大力推广,诸如湖广、江西、福建、两广。”

    略微迟疑,唐天晟才道:“大人,造成打击只是暂时的,一旦恢复到正常年景,一亩地所投入的肥料钱都是一样的。”

    “豆饼是大宗贸易,哪怕是暂时的打击,也会让众多的商贾倾家荡产。”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如今这情形,不适合打击北洋商贾的积极性,否则粮价的涨幅会更大。”

    顿了顿,他才道:“江浙一带,目前最好不销售,你去跟豆饼业公所的商贾们商议一下,看看有无人愿意去开拓湖广、江西的肥料市场。”

    去开拓湖广、江西的肥料市场?唐天晟楞了一下,连忙躬身道:“在下定不负大人重托。”

    待的唐天晟退下,严世宽才道:“这人如何?”

    “若是有开拓能力,也算得上是人才,先看看罢。”易知足说着话头一转,“粮价节节攀升,民间反应不小吧?”

    “何止是不小,简直是民怨沸腾。”严世宽苦笑着道:“就连各个工厂的工人都嚷嚷着要加工钱,否则养不活一家人。”

    “该加也得加。”易知足沉声道:“着各个工厂抽调两到三个代表,成立上海总工会,让工会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咱们得带头把各种规章制度都制定出来,这事不能再拖了,你抓紧办一下。”

    严世宽听的一楞,“这不是自个给自个找不痛快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