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恶果初显-第2/3页





    听的这话,王庆庄笑道:“南洋海军确实阔气,东翁留意他们身上携带的装备,八旗绿营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乞丐。”

    徐继畲仔细看了看,每个士兵都被着背包、长枪,打着绑腿,扎着腰带,身上还有弹药盒、水壶、背包等东西,良久,他才轻声道:“这样的新军,怕是也只有元奇养得起。”他也不赶时间,静静的等候着,一直等到大军过完,才吩咐道:“走,去镇海公府。”

    “东翁。”王庆庄轻声道:“在下留意了下,估摸着应该在一二万之间,看来,易公爷这次是动真格了。”

    动真格?徐继畲缓缓闭上眼睛养神,徐州、永城还有长江水师数千人,这里又是一万多,围剿区区四万捻匪,需要动用二万多海军?这事可是透着点蹊跷。

    马车在镇海公府门外停下,王庆庄上前递了帖子,很快,就有门房出来将两人迎了进去,易知足亲自赶到院子门口迎接,一见面,他就拱手笑道:“松龛兄一上任就赶来上海,该不会是前来兴师问罪罢?”

    两人打过数次交道,本就十分熟稔,徐继畲当即拱手笑道:“国城这是将老夫架在火上烤,岂能不来问罪。”

    “松龛兄正当盛年,岂能悠游山野?”易知足边说边伸手礼让,“早就想请松龛兄来江苏,一直没适合的机会......。”

    “这次倒是好机会。”徐继畲笑道,他也不谦逊,径直迈步进了院子,一语双关的道:“国城此番手笔应该不小吧?”

    “不会太大。”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凡事都得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嘛。”

    进屋落坐,徐继畲含笑道:“此番调兵入皖,动静不小,可是想速战速决?”

    “皖北连年灾荒,又地处平原,速战速决,怕是有些难。”易知足缓声道:“不过,松龛兄尽管放宽心,两江富庶之地,绝不容捻匪搅乱!”说着,他话头一转,“已经降职入京,怎会还落得革职的结果?”

    “此事一言难尽,不提也罢。”徐继畲摆了摆手道:“非是如此,又岂能来江苏,老夫这可谓是因祸得福了。”顿了顿,他缓声道:“出京陛辞之时,皇上温言勉慰,两次提及官票宝钞一事,国城究竟是何打算?”

    “什么都可以让步,唯独这事不能让步。”易知足毫不犹豫的道:“松龛兄将官票宝钞收存藩库,不要投放市场流通,也不要铸造大钱,以免搅乱金融市场。”

    徐继畲对于金融不甚了解,有些疑惑的道:“朝廷发行官票宝钞,又通过赋税回收,与钱庄银号发行之钱票银票并无差别,又可缓解国用之不足,国城为何拒绝?”

    “什么叫没有差别?这其中的差别大了。”易知足笑道:“松龛兄不擅长金融,我说简单点,元奇发行的纸钞,是随时可以到所有元奇分号兑换现银的,也就是说,元奇的纸钞就是现银,而朝廷发行的官票宝钞是不能兑换现银现钱的,即便可以用来缴纳赋税,也不能等同现银现钱。

    松龛兄想过没有,如此多官票宝钞投放市场会发生什么恶果?钱贱物贵,物价飞涨!更为严重的是,朝廷没有能力兑现官票宝钞,就会直接导致官票宝钞不断的贬值,直到成为废纸,这会导致大清的金融体系崩溃。

    元奇拒收朝廷发行的官票宝钞,不是与朝廷作对,而是为了挽救大清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江南历来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江南的金融不能乱!”

    说到这里,他话头一转,“松龛兄从京师一路南下,应该有所察觉,物价飞涨,官票宝钞贬值吧?”

    徐继畲轻叹了一声,“官票宝钞确实已经开始贬值,如今京师,钞一千已只能易制钱六七百文,官票一两仅能易制钱千四百文,都说是因为元奇抵制官票宝钞的结果。”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易知足冷笑道:“元奇拒收的不只是朝廷的官票宝钞,一些小钱庄银号的钱票银票,元奇照样拒收,人家的为什么没贬值?因为人家能兑换现银。松龛兄且看着,官票宝钞最终会跟大明宝钞一样,成为废纸!”

    大明宝钞的结局,徐继畲还是知道的,听的这话,顿时无语,这时,林美莲在门口探了探头,道:“禀爵爷,严掌柜来了,说是京师有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