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舆论战-第2/3页





    “少阿谀奉承。”易知足笑道:“太平天国立足湖南,水师盘踞洞庭湖,这等于是断绝了长江上游的航道和商贸,湖北也必然战火不断,两湖乃是大清重要的产粮省份,遭遇破坏,江浙粮价必然节节攀升,得从南洋大举采购粮食,这事你跟总号孔掌柜商议下,调拨银钱、组织船队,要做好长期采购运输的准备。”

    说到正事,严世宽立时正经起来,正色道:“大掌柜放心,我马上遣人回广州总号。”

    咸丰元年,正月二十一,开衙日。

    一早,江宁城的大街小巷就响起了清脆的童声“卖报卖报,看太平天国内幕,看!”

    “卖报卖报,看太平军男馆女馆.....。”

    “卖报卖报,天下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姐妹.......。”

    清脆的童音在大街小巷此起彼伏,听闻是太平天国内幕,不少人都被吸引过来,太平军自广西起事已经两年有余,如今更是定都长沙,与朝廷官兵围绕荆州战事不断,江宁虽然距离荆州尚远,但不少人对于太平天国的情况都十分关注和好奇,毕竟平日里都是道听途说,难辨真假,报纸公开报道,这还是头一遭。

    报纸很快就被销售一空,整个江宁城里也随之轰动起来,在头版二版三版大篇幅刊载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撰写发布的几篇有重要意义的文章、、。

    对于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重要政策制度诸如、、、等也都如实刊载并且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更为重要的是,报纸在介绍太平天国以及诸王如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等诸王,前面不再冠以“伪”字,对于太平军也不再称之为逆、匪,而是称之为太平军,这等于是正式承认太平天国的地位。

    谁都清楚,是元奇开办的,的态度就是元奇的态度,而如此公然详细的介绍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以及重要政策制度,也是头一遭,是以很快就引起了满城热议。

    两江总督府,因为是开印日,总督府内外张幕结彩,朱绿辉映,一众属官衙役**外外的忙碌着筹备午正的开印仪式,签押房里,一身朝服的两江总督李星沅看到之后不由的两眼发黑,稳住心神,他将报纸用力的摔在书桌上,沉声道:“马上请金先生过来。”

    李星沅幕僚金安清快步赶来,不等李星沅发问,他便道:“东翁,这期压根就没有送审。”

    没有送审?李星沅不由的一呆,他立时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平素都要提前将报样送到总督府审核,在确认没有违禁之言,犯禁之处,才能付印发卖,如今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送审,这意味着什么?

    “东翁,从此以后,怕是不会再送审了。”金安清轻声道。

    略微沉吟,李星沅才道:“马上派人收集、。”

    “东翁,看到报纸,在下就已经派人去收集了。”金安清缓声道:“应该都是一样的,从易国城胁迫朝廷争取筹建长江水师之权,元奇就已经不再将朝廷放在眼里了,日后只怕还会变本加厉.....。”

    听的这话,李星沅不由暗叹了一声,查封报馆,他还真没那个胆子,如今朝廷官兵与太平军在湖北荆州一带的战事已陷入僵持局面,这节骨眼上,招惹元奇,只会授元奇以柄,让元奇借机发难,江宁的八旗绿营不可能挡得住海军的攻击。

    而且朝廷此时也不会轻易招惹元奇,毕竟围剿太平军需要倚重元奇,长江航道也需要海军舰队来守护,事情一旦闹大了,朝廷只怕会将他推出来做替罪羊。

    见他不吭声,金安清拾起报纸,指着道:“东翁不妨细看一下,对于其他制度,都未做评论,但这一制度,却是专门发表了评论,言辞激烈的抨击这一制度.....。”

    略微瞟了几眼,李星沅才道:“先生的意思是,组织人手撰文抨击这些制度?”

    金安清微微点了点头,道:“元奇此举,意图不明,但仔细琢磨,即便元奇想利用太平天国来牵制朝廷,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的进行支持,在下揣摩着,无非是利用而已,组织人手撰文抨击这些制度,报馆应是乐见其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