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后逮崩-第2/3页





    他也不敢多想,连忙道:“皇上训诲,奴才必定铭记于心。”

    略微沉吟,道光又不自觉的拿起黄恩彤的捷报折子,良久才道:“灾害连连,会党猖獗,广西太平叛逆,虽是芥藓之患,亦须尽快剿灭,广西巡抚郑祖琛身为封疆,却防范懈怠,唯知粉饰,着押解进京问罪。

    广西提督闵正凤,畏葸颟顸,纵贼为害,贻误军情,着革职,流放新疆。浔州协副将李殿元,进剿迟缓在前,贪功冒进在后,着革职拿问。浔州知府刘继祖,桂平知县.....,一体革职。”

    见的道光从广西巡抚一路撸下来,穆章阿心中也觉戚戚然,不过,好在黄恩彤没被提及,道光略微停顿,随即道:“着周天爵任广西巡抚,向荣调广西提督,着赛尚阿为钦差,节制云贵湘桂粤五省兵马,即赴广西,务必毕其功于一役。”

    穆章阿听的暗暗心惊,太平天国虽是称王建号,但也不过是被围困于一县之地的一群乌合之众,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心里如是想,他却不敢多言,连忙起身拟旨。

    待的穆章阿告退,道光拉过一个软枕斜歪在炕上,广西太平叛逆,既敢称王建号,他自然是无法容忍,但他也并不是十分重视,着军机大臣赛尚阿节制五省兵力进剿,是欲以雷霆手段迅速镇压,他不想留下一个烂摊子给自己的儿子。

    再则,他心里其实也是担心太平天国的背后有元奇在支持,原本林则徐是最好的钦差人选,但林则徐与易知足关系密切,他不放心。

    且说穆章阿从养心殿出来,一路上都在琢磨,广西的战事他并没放在心上,他琢磨的是道光会立谁为储君?四阿哥、六阿哥对元奇对易知足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事人尽皆知,道光既然重视元奇,利用元奇,重用易知足,必然是立六阿哥奕訢。

    但立储是何等大事,道光岂会轻易向他流露储君人选?越想越觉的不对,因为与易知足敌对,他不可避免的亲近四阿哥奕詝,道光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

    是道光糊涂了?还是他压根就领会错了?难不成道光是属意立四阿哥奕詝?细细回想奏对的情形,道光也说元奇是隐患,看来,对于元奇,道光是既想善加利用,又想控制元奇继续膨胀,如此一来,支持元奇的六阿哥就未必是理想的储君人选。

    而且,道光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有让他与易知足冰释前嫌,通力合作辅佐新君的意思,越想他越发觉的有道理,不由的一扫先前的沮丧。

    以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节制五省兵力进剿太平军的消息传到广州,易知足是半晌无语,他是真没想到,道光对于太平天国竟然如此重视,居然派了一个军机大臣节制五省兵力进剿,看来,这是非的逼迫太平军离开广西了。

    看完情报,包世臣也乐观不起来,“看来朝廷是吸取了上次事权不专的教训,不仅委任了钦差,而且还是一位军机大臣,太平军这次的麻烦怕是大了。”

    “树挪死人挪活。”易知足道:“若是不能一举歼灭,让太平军逃出广西,不定还能开辟一个崭新的局面。”

    听的这话,包世臣一笑,“广西是太平军的根基所在,离开了广西,太平军就成为了流贼,还能去哪开辟局面?”

    易知足漫吟道:“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这是明末李自成起义时的童谣,包世臣听的心头一凛,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确实有着均贫富的思想,流窜出广西也未必就不是好事,如今土地高度集中,矛盾尖锐,且这些年灾害连连,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必然会拥护太平军,说不定还真能开创出一个新局面。

    略微沉吟,他才道:“大掌柜这是打算通风报信?”

    易知足也不是没有通风报信过,而且还支援了一批火枪,不过,考虑到太平军日后的所作所为极为排斥传统文化——焚毁佛庙道观以及儒家及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得罪尽了天下士子,他不想让包世臣知道他暗中帮助太平天国,毕竟元奇的股东基本都是士绅商贾,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对元奇的声誉是个极大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