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东征主帅-第2/3页





    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待的安静下来,才开口道:“兵凶战危,战争意味着伤亡,意味着流血牺牲,不论是元奇团练还是南洋海军,我一贯主张,要让所有官兵清楚的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

    东征倭国,这是南洋海军形成建制以来的第一战,这一战,所有官兵是为了自身的荣誉以及所在班排连营的荣誉而战,更是为南洋海军的荣誉而战,是为元奇的利益而战,为国家的利益和声威而战!”

    略微一顿,他放缓了语气道:“回营之后,你们务必做好战前动员,统一官兵思想,做好战前准备,一俟圣旨下来,就兵江户!”

    麦廷章关切的道:“军门笃定皇上会同意东征倭国?”

    “无须担心。”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最坏的结果,皇上也是默许。”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幅倭国简易地图前面,道:“现在,咱们来敲定一下东征的相关细节......。”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缓缓放下手中的折子,微微皱起了眉头,易知足居然恳请他允准南洋海军东征,而且已经集结兵力于定海,这小子离开京师才多长时间?难道在京师之时就已经开始筹划?可为什么在京师之时不请旨?怕他不同意吗?

    东征倭国,易知足在他面前确实是数次提及过,也明确说过,在与安南谈判之后的一两年内,会抽调兵力东征,在东征之后,反过来再打安南,他原本以为海军目前战舰少,兵力不足,至少也会等到明年,没想到对方如此雷厉风行。

    与英吉利一战,大清被逼租界香港,开放厦门、宁波、上海等三处为通商口岸,让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所幸南洋海军征讨安南,令安南割地赔款,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如果南洋海军跨海东征倭国,扬大清军威于海外,令倭国上表称臣,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或者是直接将倭国纳入大清的疆图,那无疑是一件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尽极夸耀之功绩!

    毕竟数百年来,倭国可是从没有臣服过中国,就连兵锋最为强劲的元蒙,三征倭国也是铩羽而归!圣祖、高宗,国力如此强盛,也没能让倭国臣服,若是在他手上踏平倭国,他之威名将直追圣祖和高宗!

    虽说征伐安南,朝廷稍稍挽回了点颜面,但略有遗憾的是,元奇团练先出兵,他后下旨,如今元奇团练已正式纳入朝廷经制之师,是堂堂正正的大清南洋海军,而且这次易知足也乖巧的多,知道先请旨。

    那小子素来胆大包天,海军战舰兵力已经齐集定海,显然就是一副箭在弦上之势,而且东征倭国也是出于元奇长远利益的需要,就算是他不同意,那小子也未必就会放弃东征!为了个鸿基煤矿,元奇团练就敢擅自出兵安南,倭国关乎元奇的长远利益,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与其如此,为何不顺势而为?

    反正海军东征也用不着朝廷出银子,易知足在折子上压根连军饷都没提及,想到这里,他又拿起折子细看。

    易知足的折子写的颇为简单,前面历数倭国历史上出兵朝鲜,倭寇侵扰东南沿海,通过唐船风说书制度收集大清情报、限制两国贸易等种种罪状,后面则说明东征之必要性紧迫性。

    对于易知足的眼光,他还是极为赞赏的,西洋各国若是占领南洋,占领倭国,对大清就会形成东南夹击的局面,这一点也确实是不得不防,更何况占领倭国还有着数不清的好处。

    易知足折子上没说,道光也猜得到,一旦占领倭国,元奇必然会通过行纸钞来掠夺倭国的金银,这一点,对方在他面前提及过,倭国盛产金银,元奇准备在大清推行金本位制,需要掠夺倭国的黄金,

    要打就打吧,赢了,朝廷得到的好处难以想象,绝对是名利双收,输了,朝廷也没什么损失,战舰的损失,元奇自然会填补,兵员的损失,就更不在话下了,南洋海军反正是招募的,至于在海军中服役的宗室觉罗八旗勋贵子弟,就算是有损失,也是极其有限,让他们历练一下也好,便于朝廷甄选将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