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金融威胁-第2/3页





    “英吉利银行利息低,且本金雄厚,又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可以轻易的扶持整合周边府县的钱庄银号,直白的说,扶持傀儡,推广英镑信用,推广英镑流通。”易知足驳斥道:“别说英吉利银行,就是元奇现在也能轻易的扶持整合一省的钱业。”

    卓秉恬道:“那当如何应对?”

    “大清目前的钱业,犹如一盘散沙,根本不可能抵御外资银行的冲击。”易知足道:“必须尽快着各省尤其是沿海沿江之省份整合钱业,让一家或者是数家钱庄银号形成垄断的局面,如此,才能应对以后的金融冲击。而且,这对朝廷也是大有裨益。”

    王鼎闷声道:“朝廷可能一统各省钱业?”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朝廷根本没有如此庞大的资金,再则,如此庞大的钱庄银号,必须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放贷审核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等等,若是由朝廷来管理,后果很难预料......。”

    听的这话,道光一阵无语,不过想想也是如此,吏治**,贪腐成风,若是朝廷开办银行,再严格的管理制度、放贷审核制度和人事制度都会被官员钻空子,一众官员必然是上下齐手,不消几年就能让银行倒闭破产。

    卓秉恬接着问道:“英镑是英吉利朝廷行的吗?”

    一听这话,易知足便知道卓秉恬的意思,朝廷想行纸币,当即便笃定的道:“不是!英镑是英吉利最大的银行——英格兰银行依据储备的黄金数量来行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镑才有足够的信用保证。”

    “那元奇能够行纸币吗?”这是道光问的,声音不大,易知足却是暗自警惕,连忙道:“元奇没有行纸币的能力,因为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也没有相应的行纸币的技术能力,纸币一旦被仿制,银行就面临着倒闭和破产。”

    杜受田不解的道:“为什么是黄金储备?大清流通的可是白银。”

    “随着白银开采技术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白银作为货币,迟早会被淘汰退出流通。”易知足道:“这一点从金银的兑换比逐步提高就可以预测到,如今的金银兑换比是16比1,再过二十年,可能会达到2o比1,以后甚至能达到4o比1。

    若是以白银为储备行货币,随着白银的不断贬值,货币也会随着贬值,一旦白银退出流通,货币也就成了废纸,所以,要行纸钞,必须以黄金为储备,西洋有句话,货币天然不是黄金,但黄金天然是货币。”

    行纸币要以黄金为储备?大清的黄金储备可是少的可怜,道光心里暗自唏嘘,大清的黄金产量实在是太少,一年不过区区数千两,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当年乾隆为了纪念生母要造一座金塔,广储司的存金连一千两都不到,为此熔了不少金器,才凑齐二千多两黄金,看来以后的加大金矿的勘探和开采力度。

    道光心里郁闷,卓秉恬却道:“大清金少银多,市面上根本见不到黄金流通,如何储备?”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咱大清疆域辽阔,岂会少了金矿?四川、云南的金沙金矿、山东的玲珑金矿、湖南的矿金金矿、辽东和蒙古也不乏金矿,只要朝廷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黄金产量自然能够大幅提高。

    当然,仅靠国内开采是不够的,还须的去国外掠夺,倭国、南洋、非洲、澳洲、美洲,都有不少金矿,派兵去抢,去开采。”

    他这话说的云淡风轻,王鼎、卓秉恬等几人却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这是白日做梦还是怎么的?难不成是打安南强占鸿基煤矿尝到了甜头?这倭国、南洋也就罢了,毕竟就在大清边上,非洲、澳洲、美洲,也能去抢?

    道光缓缓的呷了口茶,元奇将二千万欠债转为无期国债,仿佛是搬开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让他轻松不少,不过,这分轻松转瞬即逝,易知足所言,西洋银行登6大清将带来极大的潜在危险让他忧心不已。

    稍稍值得欣慰的是,元奇不再扩张,而是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抵抗西洋银行的金融入侵,并且希望各省尽快垄断钱业,至于纸钞,他没做多想,别说黄金储备,就是白银储备朝廷也没有,拿什么行纸钞?况且,如今他要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根本没有精力顾及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