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真能吹-第2/3页





    金兰香、伍慧玲都没想到他如此快就离开,心里都说不出的怅然,白雪看了两人一眼,笑道:“还真是让人意外,原来两位妹妹都是爵爷的旧识”

    易知足一出雅间,燕扬天便快步迎了上来,低声道:“安南有变。”

    “去船上细说。”

    在码头上了船,进了船舱,燕扬天才禀报道:“冯仁轩急报,安南绍治王征调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分三路攻击鸿基。”

    这个消息易知足已经从林大安哪里听说过,丝毫也不意外,他意外的是燕扬天风风火火的前来找他,这家伙难不成是坐不住了,想领兵去安南?略微沉吟,他才道:“冯仁轩求援了?”

    “没有。”燕扬天斟酌着道:“不过,学生窃以为这一战不可小觑,从这几个月获悉的情报来看,安南兵的战力恐怕比八旗绿营还要高一些,从武器来看,安南兵使用的大多是燧发枪,而且水师还有二十余艘蒸汽炮船,军事训练,安南军采用的是法兰西教导的西式训练”

    法式训练?易知足心里暗笑,这可是老黄历了,阮朝开国之时,确是法兰西帮忙提供火器和军官帮助训练了五万欧式陆军,不过,早就已经被阮朝放弃了,如今的安南兵虽然是用燧发枪,但装备的比例只有一半,属于半冷兵器半火器部队,与八旗绿营是半斤八两,否则也不会被真腊兵打败了。

    不过,蒸汽炮船是怎么回事?根据林大安提供的情报,1829年,法国领事欧仁归国,法兰西与安南就变相中止了邦交,如今安南境内看不到西洋人踪迹。

    难道说十几年前法兰西就为安南提供了二十艘蒸汽炮船?这应该不可能!半晌,他才道:“二十余艘蒸汽炮船,情报没错?”

    “应该不会错。”燕扬天缓声道:“根据情报,十年前,安南明命王就下令开设“水火记济车厂“,在法兰西人的协助下制造蒸汽机,这批蒸汽炮船是这两年才新制造出来分配到水师的。”

    这还真是有些出乎易知足的意料,水火记济车厂,安南的近代化起步居然比大清还早,可惜他们没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略一沉吟,他便问道:“安南的蒸汽船都是明轮吧?就是船舷两侧安装水轮的那种。”

    “这一点,冯仁轩没有额外说明,应该与英吉利的蒸汽船是一样的。”

    易知足微微颌首道:“明轮蒸汽船装载不了几门火炮,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动力,无须担心,鸿基港地形易守难攻,而且咱们的战船和武器——米尼枪和火炮都占据绝对的优势,无须担心。”

    见易知足似乎无意调派部队去安南,燕扬天索性主动请战,“校长,如能一战歼灭这二十万大军,安南可一战而定!机会难得,仅靠二旅,怕是难竞全功”

    易知足沉声道:“眼下不急,先看看看战局如何变化,不过,一旅要做好准备,传令,从顺德团练抽调一个团进驻花地大营。”

    “学生遵命。”燕扬天心里暗喜,广州不可能没有团练驻扎,从顺德抽调兵力,就是为一旅远征安南做准备。

    易知足掏出一支雪茄点燃,缓缓吸了一口,二十万大军,安南也真是敢吹!整个安南经制之师也不过十五六万,二十万大军,这怕是将挑夫都算在内了,不过,这事他也不点破,二十万就二十万,让安南帮着吹嘘一下元奇团练的战力也不是什么坏事。

    黄昏时分,易知足才返回磊园,晚饭后,他独自到后园散步,今天去长乐和了洛溪的弹药局,主要是商议两个厂子分迁上海的事情,广州虽然不会落后,但上海的发展前景无疑会更好,机器制造厂、弹药厂、造船厂、炼钢厂都要相继分迁去上海,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如此方便,也是为了分担风险,当然,更是为了发展的需要。

    机器制造厂仿制蒸汽机已经没有问题,难点在于没法大量生产,因为无法大量生产合格的钢材,象什么蓝月亮等几个部件需要硬度高强度大的耐磨损的钢材,指靠元奇自己的技术能力怕是没有三五年鼓捣不出来,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积累,也需要人。

    人才光是引进也不行,还的培养自己的人才,虽然慢了点,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人才,没有自己的人才,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