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江宁会战(二十)-第2/3页





    “刘大人无须客气。”易知足说着抖了抖礼单,“咱们可不是过境之兵,本官这个上海道一时半会也挪不了窝,这份礼可不轻.......。”

    刘光斗连忙道:“大人,借下官一百个胆,下官也不敢勒令士绅商贾百姓犒军,这确实是总商会出面组织的募捐。”

    听说是上海总商会组织的,易知足放下心来,将礼单转手交给燕扬天,吩咐道:“着各团分了,改善下伙食。”说完,他看向包世臣,道:“镇江可有急报?”

    “有。”包世臣说着递上几份急报,道:“镇江、江阴皆有急报。”

    “二位请坐。”易知足说着先拆开江阴来的急报,陈化成说的甚是简单,英军最后一支纵队抵达江阴,派遣了二支舢板登岸,被地方团练驱逐,随即舰队通过江阴,逆江而上。

    看来英军警惕性还蛮高的,拖延了这么多天,最后一支纵队才过江阴,而且还派兵登6试探,陈化成不愧是老将,居然能忍住,仅让地方团练驱赶,这下英军应该放心了,陈化成也可以在江阴放手布置了。

    镇江的急报说的也简单,英军在攻占圌山、金山之后,没有急于对镇江动攻击,而是停泊在金山江面,等待后继舰队。

    将几份急报转给包世臣,易知足点了支雪茄,英军居然还没有对镇江起攻击,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上海到镇江不过五百里,一日夜的功夫绝对能够将义律的信送到璞鼎查手中。若是义律能够劝说定海舰队主动上缴五艘三四级战舰,或许镇江一战,能够避免!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海口,随即又放了下来,定海舰队若是来了,不等抵达海口,消息就会传来了。

    包世臣看完几份急报,略微沉吟,便道:“僧王爷在镇江实行的坚壁清野,镇江方圆十里之内全部清空,英军怕是不会久候,这一两日就会对镇江起全面攻击!镇江兵力虽有一万五六,但却缺乏对阵英军的经验,也没见识过英军火器之犀利,极有可能一战而溃,大人须的有所准备。”

    “僧王在浙江与英军大小也打过几仗,未必会如此不堪。”易知足斟酌着道:“或许僧王会给咱们一个惊喜。”说着,他站起身来,“天色不早,包先生、刘大人不防就在宝山县衙住一宿,我去视察一下炮台的情况,稍后回来给二位接风洗尘。”

    匆匆下了谯楼,易知足便吩咐将义律、巴雷特带来,随后一路往杨家嘴炮台方向漫步,从东门到杨家嘴炮台这一路短短不过六里,到处都有士兵在忙碌着挖修防御工事,修整扩建炮台,安置火炮,一眼望去,仿佛就是一个庞大的工地,一片热闹。

    义律、巴雷特两人很快就被带了过来,略微寒暄,易知足便径直道:“刚收到镇江战报,贵军目前尚未对镇江起攻击。”

    义律看着他道:“我很乐意与易先生一道将这场战争的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不过,易先生也的为我想想,一艘四级战列舰的赎金,定海舰队肯定不会同意。”

    “贵军前去攻打江宁的主力舰队是二十五艘战舰,这笔帐,相信二位应该会算。”易知足道:“我得提醒二位一句,镇江目前有清军一万六千人防守,贵军海6军应该有二万吧?镇江之战一旦爆,伤亡铁定不小,一旦出现大的伤亡,不论是哪一方,这一战怕是都无法善了!”

    听的镇江有一万六千清军防守,义律心里一沉,据黄殿元的介绍,镇江就一千二左右的八旗兵丁镇守,如今居然冒出一万六千人,天知道江宁会有多少兵力?清国究竟在长江一线集结了多少兵力?

    他登时没了心思讨价还价,沉声道:“我马上回去写信,定海舰队今晚若是抵达长江口,还劳烦易先生连夜派船送信。”

    “好。”易知足满口答应。

    令人失望的是,直到第二天清晨,依然没有定海舰队的消息,下午三点,定海舰队才姗姗来迟,易知足将义律反复修改的信仔细审视一遍之后,才派了只快船赶往长江入海口送信。

    令义律、巴雷特和易知足意外的是,定海舰队司令官梅特勒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以两艘战舰赎回义律、巴雷特的请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