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亏空大案-第2/3页





    听的这话,道光已是冷静下来,眼下英夷攻占定海,占据宁波,朝廷正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兵马,若是传出户部银库近千万两库银亏空,必然动摇军心,而且数额如此巨大的亏空案,牵连个官员绝对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一旦彻查,影响的就不只是京师。

    见道光没有呵斥,穆章阿心里升出一丝希望,他从道光十年开始就断断续续的担任管库大臣,成为首席军机又主管户部银库,可没少收过银库的陋规和孝敬,昨日听闻清查银库,便心知要糟,银库的亏空肯定是有的,但数额如此之大,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心里极其清楚这事的后果有多严重,朝中汉臣不论是主战派还是清流派绝对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必然大肆攻讦,就是满臣中的宗亲勋贵一派怕是也会落井下石,他若没有得力的措施自救,必然就是一个革职问罪的下场。

    眼下要自救,推卸责任,肯定是不行的,那只能让道光更加厌恶,唯有积极的追回亏空,才是挽回圣眷的唯一办法!

    不等道光开口相问,穆章阿就接着道:“户部银库守卫森严,制度严谨,出现如此巨额银两亏空,无非是几个方面,一是收、运、支方面出现疏漏,二是地方积欠,三是官员侵蚀,挪用,四是银库官员库丁监守自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库亏空数额如此之大,定非一朝一夕,而是经年累月长期积累而成,非三五日间能查的清楚,非有数月之功不能清查,眼下当以江南为重,不宜节外生枝......。”

    听他在为自个开脱,道光不悦的皱了下眉头,道:“如何追回这巨额亏空?”

    不等穆章阿开口,王鼎抢着道:“回皇上,微臣窃以为,银库巨额亏空,无非是管库大臣、查库御史、王大臣以及银库大小官吏渎职,侵蚀,勾结库丁盗窃。

    当前要尽快追回银库巨额亏空,唯有一个法子,抄没银库一众官吏以及库丁家产,有来路不明之巨额银两者,革职问罪。”

    一听这话,穆章阿后背冷汗都沁出来了,这分明就是要置他于死地,身为内阁首揆,首席军机,他一年收的各种孝敬、陋规都不是小数目,一旦抄没家产,他如何说的清楚?

    当即连忙叩首道:“奴才恳祈皇上慎虑,自皇上御极以来,户部银库之管库大臣、查库御史,临时盘查之王大臣,银库之郎中、员外郎,司库、笔帖式、库使等大小官吏不知凡几,若是尽数追查,必然是天下不宁。”

    这竟然是一个法不责众的局面?道光看了看王鼎,又看了看穆章阿,不由的左右为难,王鼎的法子不错,抄没一众与银库有关官吏家产确实能最快追回巨额亏空,可能也是唯一能够追回亏空的法子。

    但穆章阿所言也不无道理,银库之郎中、员外郎,司库、笔帖式等清一色都是满人担当,

    他御极登基已经二十一年了,这些个官员怕是有为数不少都已调到地方任要职了,真要尽数追查,抄没家产,京师地方怕都是鸡犬不宁。

    见道光不吭声,刑部尚书李振祜开口道:“户部银库亏空八百八十余万两之巨,此案实乃本朝立国以来所罕见,不论是渎职、侵蚀还是偷盗,微臣窃以为都必须彻查,昨日清查银库,动静不小,风声已泄,当务之急是须及时控制住一众有关官吏库丁,不能让他们隐匿转移财产或是潜逃,亏空库银,务必尽力追回。”

    他这话算是提醒了道光,如此罕见之大案,要想捂住,绝对是捂不住的,这盖子既然已经打开了,就再没有盖回去的道理,除非是朝廷不追缴这笔巨额的亏空,问题是将近九百万两白银,他敢不追回?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道:“传旨,宣载铨、敬微、裕诚、塞尚阿觐见。”

    听的这话,穆章阿不由的一喜,虽说道光下决心要彻查此案,但看样子是要将一众汉臣屏除在外,想想也是,此案涉案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满人,闹的太大,怕是收不了场。不过,载铨、敬微、裕诚、塞尚阿这几人都是宗亲勋贵一派,与他平日里也是矛盾不小,看来,道光也没打算轻轻放过此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