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爱惜元奇-第2/3页





    默然半晌,道光才开口道:“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卓秉恬躬身道:“对于东印度公司的介绍并不详细,微臣仅知道东印度公司是英吉利最大的公司,垄断英吉利与大清贸易一百余年,英吉利在海外众多殖民地,皆是该公司开辟的,印度的棉花贸易,鸦.片贸易,广州的茶叶贸易,皆是该公司掌控,为何会倒闭,微臣也不甚清楚。”

    略微沉吟,道光才道:“着吴其浚在广州打探一下东印度公司的情况。”

    “微臣遵旨。”卓秉恬连忙躬身道。

    道光为什么要了解东印度公司的情况?穆章阿心念一转,随即躬身道:“皇上,地方商团相互制衡,方合中庸之道,元奇若是一统江浙钱业,必然是一家独大之局面,日后难以制衡,奴才窃以为,朝廷在江浙发行国债,不必急于一时,可缓缓图之,元奇一统广东钱业,也不过只用了两年时间.......。”

    听的这话,道光心里一动,元奇要想一统江浙钱业,也非是一蹴而就之事,至少也需要两三年时间甚至更长,有这时间,为何不能扶持其他钱庄银号?任由元奇发展,日后必然会有尾大不掉之患。

    稍稍沉吟,他才缓声道:“此事稍后再议。”说着,他拿起林则徐的折子道:“林则徐建言,大张旗鼓调集重兵防守天津,以绝英夷攻击天津之念,转而吸引英夷攻击江宁.......。”

    见道光将话题转到兵事,卓秉恬心里不由的一沉,很显然,穆章阿的话打动了道光,若是朝廷决意在江浙另外扶持一家钱庄银号垄断江浙钱业,又或是在江浙各省扶持钱庄银号各自垄断一省之钱业,会是什么情形?元奇又将是什么反应?

    道光话一落音,江苏吴县人,熟悉大江航道情况的大学生潘世恩就开口道:“皇上,江宁至海口航道水文复杂,英夷舰队多大舰,岂敢冒险进入内河,逆水而上攻击江宁?”

    “这折子你们看看。”道光说着拿起折子看了一眼兵部尚书祁寯藻,道:“实甫,你来念念,最后一段。”

    林则徐在折子里说英夷舰队可以乘着涨潮之机进入海口,并有蒸汽轮船可以拉拽战舰逆水而上,且有熟悉内河航道之汉奸领航。祁寯藻一念完,王鼎就开口道:“英夷舰队进入内河攻击江宁,能否把握机会一举全歼?”

    这话可没人敢接,英夷舰队在东南沿海肆意劫掠,沿海府县对于英夷舰队战力都有详细的禀报,而且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一句话——不可力敌。就算是英夷舰队进入内河,那大江也甚是宽阔,甭说是一举全歼,能取得一场大捷,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见的没人吭声,潘世恩迟疑着道:“江宁是江南都会,亦是兵家必争之地,毁于战火,或是陷落,必然导致两江糜烂,损失之大,不堪设想......。”

    祁寯藻缓声说道:“林则徐、易知足预判英夷大举增兵,必然不会再满足于沿海骚扰,而是会攻击重要目标,以逼迫朝廷接受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之条件,攻击目标不外乎三个,广州、江宁、天津,这三地皆便于英夷舰队攻击,而广州因为防备森严,遭受英夷攻击的可能性最小......。”

    听的这话,潘世恩赶紧闭嘴,天津乃京师门户,英夷一旦攻占天津,必然会乘势兵临京师,两相比较,自然是天津为重,江宁为轻。

    “潘大人说的是——。”穆章阿缓声道:“两江是财赋重地,若是英夷攻陷江宁,糜烂两江,没有十数年,怕是难以恢复元气,还望皇上三思。”

    潘世恩不由的暗骂了一声“无耻。”他是坚决主张禁烟和抗击英夷的,哪能甘心被穆章阿当枪使,当即躬身道:“皇上,不坚决抗击英夷,禁烟便难以贯彻,微臣虽不忍江宁毁于战火,但更不愿鸦.片流毒天下。”

    道光面无表情的看了两人一眼,没有吭声,兵部满尚书裕诚揣摩了下道光的心思,才缓声道:“引诱英夷舰队进入内河攻击江宁,虽无十足胜算,却有放手一搏之机会。”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英夷既有汉奸领航,应该也不乏汉奸打探军情,不可轻忽,如何向江宁增兵,须的妥善布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