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江宁漕帮-第2/3页





    吴飞扬今日率众而来,一来又想给易知足一个下马威,为的就是警告对方,听闻他如此问,便似笑非笑的问道:“咱们漕帮在江南江北,元奇在广东,可说是井水不犯河水......。”略微一顿,他敛了笑容,问道:“在下冒昧问一句,易大掌柜与漕帮远日有冤?”

    易知足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吴兄这话是何意?”

    吴飞扬一撩长袍,翘起二郎腿,道:“既是远日无冤,那想必是近日有仇了。”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语气淡淡的道:“在下与漕帮既无冤亦无仇,吴兄有话不妨明说。”

    “既是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在下就不明白了。”吴飞扬说着语气一沉,“元奇无端端的为何要断我漕帮上下十数万帮众的生计,易大掌柜难道没听说过,断人生计,犹如杀人父母,不共戴天!”

    听的这话,易知足才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铁路!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确实,铁路一旦修建起来,就等于是断绝了漕帮的生计,看来佛广铁路通车对于漕帮的震动很大,让他们产生了恐慌,转而他又想到,漕运改海运,朝廷是不是也是因为考虑到断绝了漕帮的生计,而被迫放弃?毕竟运河两岸断绝了生计的十数万有组织的漕帮帮众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他当然不可能因为触犯了漕帮的利益而放弃铁路修建,略微沉吟,他才道:“吴兄说的是铁路?”

    吴飞扬严禁一翻,道:“易大掌柜何必明知故问?”

    易知足笑了笑,道:“是否大规模修建铁路,是朝廷的事,与在下何干?”

    “易大掌柜既是如此说,那咱们就没有必要再说了。”吴飞扬说着站起身来,作势要走。

    易知足慢悠悠的道:“事关漕帮生死存亡,吴兄却如此沉不住气,回去如何回复?”

    略微犹豫,吴飞扬缓缓坐下,道:“易大掌柜若是一心要修建铁路,那就是与咱们漕帮势不两立,还有何可说的?”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佛广铁路通车,贵帮应该派人去看过罢?”

    漕帮对于铁路修建之事极为上心,事关漕帮十多万人生计,他们也不敢不上心,自然是派人去了广州实地观看,吴飞扬看了他一眼,默不吭声。

    “广州还有一艘蒸汽轮船,是从英军手中缴获的,不知道贵帮可曾留意到。”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放缓了语气道:“铁路轮船的出现,注定了交通运输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帮以运输业为生,可以说是大清运输行业的巨头,对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你们应该最为敏感。

    我想说的是,一味的守旧,无法维持贵帮在运输行业的巨头地位,唯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掌控最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和方式,贵帮才能不断的巩固和发展壮大。

    再则,贵帮不要只盯着漕粮运输这一点,大清疆域辽阔,海岸漫长,不论是陆路运输还是海路运输,在这二三十年内不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量也会急剧增长,贵帮若是不能把握这个机会,就只能是解散,成为历史。”

    吴飞扬一时间有些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半晌才迟疑着道:“易大掌柜的意思,是让咱们漕帮修建铁路?可听说铁路造价高的吓人,咱们漕帮可没那份财力。”

    易知足道:“吴兄不是担心贵帮十多万帮众失去生计吗?铁路修建需要大量技术熟练的铁路工人,就是将贵帮所有帮众转为铁路修建工人,也无法满足大清修建铁路的需要。”

    修铁路?吴飞扬不由的一楞,迟疑着道:“易大掌柜不是开玩笑吧?漕帮可都是些船夫水手,如何会修铁路?”

    “修建铁路,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易知足缓声道:“贵帮完全可以逐步将青壮安排去学习铁路修建技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大清才会有可能开始大规模的修建铁路。”

    吴飞扬瞥了他一眼,警惕的道:“易大掌柜这是要漕帮为元奇做嫁衣?”

    “元奇历来禀承一个原则,互利互惠。”易知足道:“吴兄想过没有,贵帮若是能够拥有规模庞大的铁路修建工人,完全可以自己成立铁路公司,集资修建铁路,那将极大的降低铁路的造价,此外,还可以承包修建各地的铁路,这可是极为赚钱的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