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举荐师爷-第2/3页





    听的这话,林则徐不由的有些失望,却也没多问,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元奇团练的驻防地,知足应该仔细考虑过罢?”

    终于是说到正题了,易知足缓声道:“元奇团练虽做绿营装扮,但五千人不是小数目,入驻江宁,即便是江宁周边,也容易引人注目,为谨慎起见,在下窃以为,应驻扎在一交通便利,距离江宁城也不远的地方,安徽太平府,倒是颇为理想,乘船顺江而下,大半日就能抵达江宁。”

    林则徐略微想了想,才颌首道:“太平府确实比较适合,本部堂这就行文用印,着督标副将随同前往太平府协调。”

    从总督府出来,易知足一身轻松,太平府是什么地方,大名鼎鼎的马鞍山,是华东最大的铁矿,若是在江南建大型钢铁厂,太平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打算利用这个短暂的驻军机会,去实地考察一番。

    走出街口,小厮李旺带着轿夫迎上来,待其上轿,才道:“少爷,去哪里?”

    “回客栈。”易知足吩咐道,江宁官场他没心思去应酬,逛江宁城,那还的寻个好向导,他最想去的是秦淮河,不过这个时辰游秦淮,显然不是好选择,还是等到黄昏时再说。

    刚刚起轿,一个小厮急匆匆的追了上来,道:“易大人且停轿。”

    听的有人叫他,易知足大觉意外,他在江宁可没什么熟人,当即吩咐停轿,掀开轿帘,看了那小厮一眼,那小厮甚是伶俐,连忙道:“易大人稍后片刻,我家老爷随后便到。”

    “你家老爷是.....?”

    “我家老爷姓魏。”

    魏源?他追来有什么急事?易知足不敢怠慢,连忙哈腰出轿,出的轿子便见魏源正快步赶过来,连忙迎上前,笑道:“在衙署不便拜访魏先生,还望魏先生见谅。”

    作为两江总督的得力幕僚,魏源等闲确实不见客,也没人到总督府去拜访他的道理,这涉及到幕僚的操守,听的这话,魏源摆了摆手,笑道:“听闻易大人刚从潇湘馆出来,这不,连忙追出来,寻个地方坐坐?”

    知他有事要说,易知足笑道:“一大早,胡乱吃了些早点就进了城,如今已是正午,咱们寻家酒楼如何?”

    “好。”魏源爽快的道:“这条街我熟悉,咱们就去‘醉太白’。”

    ‘醉太白’离两人说话地方不过一箭之地,是一座庭院式的酒楼,魏源进门就吩咐伙计道:“要一间清净的独院。”

    伙计连忙领着两人往后走,魏源一路走一路介绍道:“这家酒楼环境清幽,适合谈事,不少前来总督府的官员最喜欢选择在这里宴客说事。”

    随着伙计传过游廊,拐进了一个跨院,易知足才发觉这家酒楼真是不小,估摸着消费也不会低,入院进房,两人谦让着落座后,魏源便径直道:“易大人如今可还欠缺幕僚?”

    原来是荐人,不过,易知足如今也确实是急需幕僚,当即点了点头,道:“魏先生有合适的人选?”

    “有。”魏源含笑道:“不过,这人肯不肯来,在下不敢担保。”

    自命清高的可不适合,易知足心里暗忖,“此人是湖南湘阴人,名叫左宗棠,字季高,师从长沙城南书院山长贺熙龄,功名不过一举人,却是当代奇才,遍读群书,钻研地理舆地、兵法,陶文毅公对其极为赏识,招入幕中,并与其接为儿女亲家.......。”

    听他滔滔不绝的介绍,易知足却是有些发愣,左宗棠他岂有不知之理,晚晴四大名臣,‘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收复新疆,倡导洋务运动,开办福建船政局......,可谓是晚晴一大牛人,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展露头角了?他与两江总督陶澍还有这层关系?

    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左季高多大年纪?如今在哪里?”

    “正是而立之年。”魏源道:“此人如今正在湖南安化小淹陶文毅公的宫保府第教授陶公子——也是他未来的女婿。”

    易知足摸出一支雪茄点上,没有急于表态,晚晴四大名臣,也是晚清的中流砥柱,元奇可不想做大清的中流砥柱,不想力挽狂澜挽救大清,而是干的挖大清墙角的勾当,左宗棠虽然有才,也赞同洋务运动,但骨子里却还是忠君爱国的思想,三十岁了,他根本就无法左右影响其思想,招到幕中,不定是自找苦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