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朝令夕改-第2/3页





    “满朝朱紫,怕是没有几人会相信区区英吉利敢于挑衅我大清煌煌天威。”林则徐说着轻叹了一声,默然一阵,才沉吟着道:“伊里布,全名爱新觉罗·伊里布,是宗室之后,先祖爱新觉罗·巩阿岱,是太祖亲侄子。

    伊里布是嘉庆六年进士,授国子监学正职,后出任云南府南关通判,历任澄江知府、腾越知州,道光元年曾随从云贵总督庆保镇压永北苗民叛乱有功,不久升任安徽太平府知府,此后历任山西冀宁道台、浙江按察使、湖北、浙江布政使等职。

    道光五年,升任陕西巡抚,后又先后调任山东和云南巡抚,十三年,升任云贵总督,十八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头衔。

    此人素有清廉之名,在京师宗室之中名声甚佳,对于禁烟亦是支持严禁,不过,却是垂垂老矣,今年已六十有八,据闻,身体亦不甚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两江非是善地,云贵至江宁,又是路途遥遥......。”

    只怕等伊里布到江宁上任,战争已经爆发,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看来道光本人,亦是不相信英吉利敢开战,否则不至于放着邓廷桢不用,却从云贵调一个总督来。

    该提醒的他都已经再三的提醒,朝廷引不起重视,他还能如何?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就算朝廷重视,结果依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林则徐显然也不愿意多谈这话头,顿了顿,便将话头一转,道:“听闻元奇团练的训练颇有声色,广州几大书院都有不少士子加入,如今外间盛传,元奇团练全部配备火枪。训练方式,作战方式亦都大相径庭......。”

    易知足鼓动一帮士子的话这段时间在书院确实是传的沸沸扬扬,他亦清楚这话会传到林则徐耳里,当即笑了笑。道:“不如此说,不足以吸引那些个士子加入元奇团练,火枪元奇其实留存有一些,因为火枪的损耗大,一般火枪射击二三百发子弹就不堪再用。是以在为义勇采购火枪之时,多买了二千枝,以备护商团替换之用,如今倒能派上用场。

    训练方式,元奇团练是采用花旗国训练火枪兵的训练法子,至于作战方式,在下大略了解了一下欧洲近些年有名的战役,确实与咱们大相径庭。”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林则徐含笑道:“抽时间与水师一众将领多谈谈,让他们也熟悉一下英夷的作战方式。”

    易知足含笑道:“有时间还请部堂大人去团练大营巡视一番。勉励一下众士子和团勇,这些士子,朝廷日后或许能用得上,如今欧洲各国正在快速发展壮大,对外侵略扩张之心也日益膨胀,咱们大清西北的俄罗斯帝国如今也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这是个野心勃勃,四处扩张侵略的帝国,日后极有可能是我大清最大的敌人,眼下正好借助与英吉利的战争。培养一批熟悉火器作战的人才。”

    “知足眼界之宽,眼光之远,确实名不虚传。”林则徐说着沉吟了片刻,才道:“俄罗斯帝国之威胁。本部堂上书朝廷有危言耸听之嫌,知足不妨在《西关日报》上多刊载一些有关乐视帝国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清安乐日久,如今也该有一些忧患意识。至于团练的那些个士子,知足尽管放心,一旦建功,本部堂必定极力保举。”

    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发式是怎么回事?怎的就留了一条小辫?”

    易知足笑了笑,道:“若非顾忌结辫式发型是官定民俗,在下还想都剃掉,头发多辫子长,不利于训练,也不利于个人卫生,而且一旦头部受伤,也不利于包扎伤口。”

    这些理由有些勉强,林则徐不满的道:“八旗绿营不照样训练?”

    “火枪兵经常要卧地射击,还要卧地匍匐爬行,拖条辫子,诸多不便。”易知足缓声道:“况且,开国之初,辫子不也只有一指粗细,元奇团练此举也不算违制犯禁。”

    略微沉吟,林则徐才道:“元奇团练明显有别于一般地方团练,规模大,又皆青壮,而且团勇还都是元奇职员,且处于省城外,甚是引人注目,知足须的注意,别违制犯禁,省的有人在本部堂跟前鸹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