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广州禁烟(三)-第2/3页





    “不会。”易知足笑道:“身为元奇大掌柜,我岂能言而无信?既然说了两个月回广州,自然是说到做到。”

    听他如此说,伍长青不由的暗松了口气,易知足却轻叹着道:“这地方地广人稀,要修铁路港口,开采矿藏,非得从两广大量迁移人口不可。”

    伍长青不以为意的道:“储量是否大,还尚未可知,何必考虑那么远。”

    易知足笑了笑,没有吭声,昌化县这地方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以为地属平原,应该人口稠密,不想却是人口稀少,八所这一带根本就见不到人烟,原因自然不外乎是天灾**。

    从附近打探来的消息说,道光八年,昌化瘟疫泛滥,人口锐减,尚未来得及恢复元气,道光十年,崖州黎人张红发、韦色荣等造反,昌、感、儋、定、临诸县黎人响应,朝廷分兵进剿平叛,大军过后,十室九空。

    除了瘟疫和兵灾,还有一大祸患——飓风!据悉沿海一带经常遭受飓风破坏,因此,沿海平原一带,人烟稀少。

    瘟疫和兵灾,易知足还能防范,但是飓风,他也无能为力,真要大量迁移人口过来,还真是件麻烦事,不过。为了石碌的铁矿。再难也得做。邻近的安南和暹罗盛产稻米,马尼拉也盛产稻米,只要有粮,不愁没人。

    见他不吭声,伍长青道:“这地方荒无人烟,昌化县士绅组建团练,跑到这鬼都不见一个的地方来训练,似乎说不过去。再有,护商团官兵的口音也不对,琼州巡逻水师前来,知足兄如何解释?”

    “非要说团练?”易知足白了他一眼,道:“就说元奇银行经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批准,承办昌化县石碌山铜矿,准备在这里修建港口和铁路,堂堂皇皇的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广东水师义勇——元奇护商团兵丁。”

    “这也行?”

    “有什么不行,我带有巡抚怡良和水师提督关天培写给琼州镇总兵的亲笔信盖有私章和大印。他们还敢不信?就算他们不信,也要打得过护商团。”

    二月初七。晚十时,广州,西关,行商公所,大厅。

    英商代表团和一众十三行行商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一个个神色严峻,今日上午,英商代表团通过行商向钦差林则徐传达了不再走私鸦.片,并且以后不再与鸦.片贸易发生关系的保证,希望能够不缴纳鸦.片。

    林则徐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重申,必须呈缴现存的鸦.片,否则明天就要审讯行商,先拿两个来正法。

    不仅是一众行商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一众英商也都意识到此次的禁烟钦差与以往截然不同,是以才紧要召开会议磋商。

    “各位——。”伍绍荣环顾了众英商一眼,阴沉着脸,道:“我们中国有句俗语——杀鸡给猴看,钦差大人审讯咱们行商,正法一两个行商,最终的目的都是冲着诸位而来,杀完鸡之后,就该杀你们这些猴了,要钱还是要命,诸位自行掂量。”

    “伍浩官的意思,我们明白。”颠地随即开口道:“为着各方面的利益考虑,我们可以适当的捐助一点鸦.片,但数量不能大。”

    听的他口气松动,愿意上缴鸦.片,伍绍荣暗松了口气,道:“不知诸位愿意捐助多少?”

    “我出一百箱。”颠地说着看向其他英商。

    见颠地表了态,一众英商都不得不捏着鼻子跟着报了捐输的数额,伍绍荣略一统计,连五百箱都不到,当即摇了摇头,苦笑着道:“诸位,区区四百多箱,就想应付过去?”

    “为表示对钦差大人的敬意,咱们捐输最上等的公班土。”颠地道:“伍浩官,这已经不少了,这价值三十万银元,再说,贵国禁烟,时紧时松,若不是看在这次事态严重的份上,咱们不可能捐输如此多鸦.片。”

    伍绍荣看了潘正炜、卢继光两人一眼,见的潘正炜不动声色的将一根食指叉出来,有些不明白,对方的意思究竟是要一千箱,还是要泵船上鸦.片数量的一成,略一沉吟,他便道:“鸦.片贸易只要能继续,诸位的损失两三个月就能挽回,眼下最重要的是让钦差大人满意,二千箱,不能再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