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打压股市-第2/3页





    肃顺脸上神情带着几分凝重,进来拱手见礼后,便径直递上一份电报,道:“这是恭王一早发来的电报。”

    电报内容很简单,就一句话,“奕譞已逃离盛京。”

    看过电报,易知足没吭声,明摆着的,这是奕?奕譞两兄弟事先合计好演的一出双簧,让肃顺前来则是试探他的反应。

    见他不吭声,肃顺心里颇有几分忐忑,迟疑着道:“是否需要下海捕文书?”

    易知足沉声道:“东北如此之大,下海捕文书就能抓住醇亲王?”

    “恭王绝对不会允许醇亲王潜藏在东北。”肃顺谨慎的道:“恭王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会卸任,不敢冒此风险。”

    易知足没心思跟他兜圈子,直接问道:“盛京军区司令谁接任?”

    沉默了一阵,肃顺才道:“恭王属意的是荣禄。”

    北洋水师提督荣禄,易知足脸色稍稍有些和缓,荣禄他见过,奕增遇害后,就是荣禄接掌北洋水师提督,在京津风雨飘摇时,北洋水师严守中立,也算是一个聪明人,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一直没挪窝。

    恭王这次举荐荣禄为盛京军区司令,应该也是出于权衡的考虑,安排元奇的人或者是宗室勋贵接任盛京军区司令都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反对,荣禄虽说是满人,但这些年与元奇走的较近,可以说是最不会招致反对的人选,自然也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易知足也清楚,盛京军区基本是以八旗新军为主,仅是委派一个军区司令,也是被架空的结果,除非是大规模调防,但现在明显不是好时机,由荣禄接任盛京军区司令,也不是不能接受。

    略微沉吟,他径直问道:“恭王究竟打算如何安排奕譞?”

    肃顺心知这事终究隐瞒不过去,如果让对方误会奕譞隐藏在东北,反而是适得其反,当即便轻声道:“恭王的意思,是让其出洋。”

    奕增就是死于奕譞之手,此事,易知足一直是耿耿于怀,略微沉吟,他才道:“才洋也好,不过,永远不允其回国。”

    见他同意,肃顺暗松了口气,连忙道:“恭王也是这个意思。”

    目送肃顺背影出了院门,赵烈文才轻声道:“兵权不得一统,终究是一大隐患,东北操于满人之手,同样是一大隐患。”

    “不能操之过急。”易知足缓声道:“待的肃六组阁,提议东北建省,一步步瓦解。”

    见他早有打算,赵烈文不再多言,话题一转,道:“与各国谈判已经结束,各大报纸这几日都在催问何时能公开报道与各国签订的《上海条约》。”

    易知足道:“不急,再等两日,等抛完手中的股票再公开。”

    证券交易大厅。

    大厅里依然是人头攒动,一片火爆景象,不过,相比起前几日的疯狂,大厅里的气氛明显有些低落,随着元奇不断大量的抛售,一些比较谨慎的股民也开始跟风,纷纷抛出手里的股票落袋为安。

    一直不断向上攀升的股指终于开始掉头向下,不少股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接连几天的阴跌,给股市蒙上了一曾阴影,仿佛这一波牛市终于触顶结束。

    不过,有着丰富经验的股民都注意到了,虽然是接连阴跌,但交易量却是持续放大,很显然,元奇依然在抛售,获利离场的人也不少,但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入场接盘,这种情况,一般都意味着还有一波涨幅。

    办公室里,霍启正摇东电话,沉声道:“接长乐书屋。”听的话筒里传来易知足的声音,他连忙禀报道:“大掌柜,抛售任务已经完成,但跌幅依然不大,还不到十五个点。”

    “暂停吧。”易知足轻声道,很明显,股民对于后世普遍看好,这个时候继续抛售打压,得不偿失,还不如留些筹码在手到时候顺势而为。

    第二天,各大报纸同时报道了与五国签订的《上海条约》,依照条约规定,大清并没有获得在南非的殖民地,但五国总计战争赔款高达一亿一千五百万英镑,折合四亿六千万华元。

    对于大清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巨额战争赔款,朝野上下顿时一片沸腾,股市的反应最为强烈,再次出现千股涨停的疯狂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