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罪己争端-第2/3页





    发展北方工业亦是如此,早前为了刺激经济,就已经制定了五年计划,对内陆各省工业的发展都有详细的规划,为了应对此次大灾,北方各省工业的发展已经大乱了原本的一五计划。

    再退一步说,元奇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移民实边和发展北方工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即便元奇资金雄厚,投入数亿元也会伤筋动骨。”

    这倒是实情,为了这次赈灾,元奇投入之大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若说只是为了移民实边和发展北方工业,完全是得不偿失,元奇不可能如此做!看来北方连续大旱不会是虚言恐吓了。

    北方各省连续数年大旱,那得需要多少钱赈济?慈安有些不敢想象,瞥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奕,她略微有些不满的道:“为何今日才说?”

    “非是臣有意隐瞒。”奕连忙道:“预测数省持续数年大旱,臣亦不敢置信,不过从目前的灾情来看,确有可能。”

    从现在的灾情就能推断后续几年依然大旱?慈安显然不信,她漫声道:“可是又有舆论攻讦元奇?”

    看来对方并未听闻京师市井传言,奕暗松了口气,语气恭谨的道:“皇太后,此次不是攻讦元奇,而是攻讦内阁,攻讦宪政。”

    慈安一听就明白过来,是有人拿天灾做文章攻讦立宪攻讦内阁施政,沉默了片刻,她才道:“皇叔是希望本宫以皇帝的名义下罪己诏?”

    奕不敢继续坐着,连忙起身跪下叩首道:“北方数省持续大旱,事关我大清国祚绵延,眼下不过是大灾之初,若任由居心叵测之辈暗中挑唆煽动,势必引发大规模政争,如此,必然严重影响对北方各省的赈济。臣斗胆恳祈皇上明发圣谕,布告天下,以促使上下一心赈灾抗旱,共度难关。”

    慈安可以无心朝政,但事关大清国祚,她却不得不上心,当初委曲求全,同意虚君立宪,为的不就是能够绵延大清国祚,这事她还真不敢不闻不问,袖手旁观,她很清楚,她若是保持沉默,保皇派必然会得寸进尺,届时,就不是政争那么简单!

    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罪己诏,既能转移矛盾,也能向朝野上下表明态度,顺带着还能敲打一下保皇派,更能促进朝野上下齐心赈灾抗旱,稍稍沉吟,她才道:“允准,如此大灾,身为天子岂能不反省自检?”

    “皇太后圣明。”奕连忙叩首道。

    见他不起身,慈安缓声道:“还有何事?”

    奕谨慎的道:“立宪以来,先有经济危机之危,又逢罕见之大灾,原本循序渐进之事亦因此而仓促,难免有不周之处,但立宪乃大清富国强兵之本,臣恳祈皇太后坚定大清立宪之决心,以杜绝一些官员士绅非分之想。”

    已经推行宪政,慈安自然也不希望再节外生枝,又起波澜,当即便道:“这是情理中事,跪安罢。”

    从绮春园出来,奕浑身轻松,脚步也有些轻快,慈安同意下罪己诏,这事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慈安虽是一女流,但素来都以大局为重,事关大清国祚绵延,关乎朝局稳定,她没理由不同意。

    至于借机索取兵权,这事他还真不敢贸然开口,不是不想,也不是不敢,而是还有些犹豫,他有些堪不透易知足撺掇他削夺皇室兵权的意图,也隐隐觉的这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还是先走一步看一步,若是保皇派依然上蹿下跳,再向慈安提出也就名正言顺。

    永春堂里,待的奕告退之后,慈安默然良久,才吩咐道:“打电话,宣沈桂芬觐见。”

    不过半个多时辰,太监便进来禀报,“禀皇太后,醇亲王奕、国务大臣沈桂芬在外递牌子求见。”奕居然也来了,这让慈安有些意外,她也没多想,淡淡的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醇亲王奕统领京西三营,专为护守圆明园,大营就设在原来的圆明园护军营,距离绮春园并不远,闻报奕前来觐见,慈安又宣召沈桂芬,便隐隐猜到奕的来意,因此,他刻意掐好时间与沈桂芬一同进园,听的太监宣召两人同时觐见,心里更证实了之前的猜测。

    两人进的房间,叩请圣安之后,慈安照例赐坐赏茶,自立宪之后,她在召见大臣之时便已不再拘泥于之前森严的礼仪,待的二人谢恩落座,她径直问道:“易国城预测北方旱情会持续四五年之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