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示范区-第3/5页





    这番话虽则说的轻描淡写,但其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扶持农业机械,促进大规模集约式大农业的决心却是表露无遗,孙长龄自然是大为振奋,有易知足这态度,农业机械必然会得以快速的发展,他连忙道:“相关报告,学生明日就呈送上来,示范区的事情,学生马上着手考察安排。”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人口大国,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必须保证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由分散的零星的原始农业向大规模集约式的大农业过渡,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目前才是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生产、运输、加工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机械,必须让科研人员深入到基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研制各种实用的农业机械,下乡补贴,发明专利以及奖励措施都要落到实处。”

    农业机械化!而且还不是仅仅局限于农业,而是囊括畜牧业、林业、渔业!孙长龄既感到振奋又感到责任重大,连忙欠身道:“校长放心,学生一定不辜负校长厚望。”

    山东、泰安府,肥城。

    腊月二十二,县城元奇银行的大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无一例外都是前来取钱的,外出务工无法赶家过年的民工或是厂矿企业的工人,即便手头再拮据,都会拿出大部分工薪并赶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寄家。

    腊月二十三,小年,山东习俗,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要蒸粘糕吃粘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即便是再困难,只要手里能有几个余钱,家家户户都会祭灶神,蒸粘糕,为的是祈求来年吉庆,也是得益于元奇大规模的招工和以工代赈,否则绝大部分人家连果腹都成问题,更别说过小年蒸粘糕了。

    县城里,除了银行门口排着的长队之外,一些县城士绅设置的免费发放黄米和红枣赈济棚前也排着长队,前来领取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或是家中没有精壮劳力外出做工的。

    作为肥城的大户,宋家赈放的黄米和红枣的规模是最大的,身为县咨议局议长的宋鹤年更是亲自到赈棚里施赈,这不仅是行善积德,也能博取善名,积攒声望,自然是要亲力亲为了。

    望着井然有序的两列长队,陪同放赈的王管家不无感慨的道:“得亏是元奇大规模招工,否则今年绝大多数人怕是没法过小年了。”

    宋鹤年将一个包好的黄米和红枣递给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温言宽慰了两句,这才退下来道:“还过小年?能喝上粥就不错了。”

    王管家提起热壶殷勤的为他斟了杯热茶,嘴里说道:“前些日子,北方各省指责攻讦元奇的阵势着实不小,万幸的是朝廷最终还是力挺元奇。”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宋鹤年不屑的道:“若是在报纸上指责攻讦就能扳倒元奇,那元奇早就关门倒闭了,都是一群鼠目寸光,给几分颜色就敢开染坊的货色。”

    边说他边用茶碗盖轻轻的拨着,“元奇是什么,元奇是咱大清的天!朝廷不敢不力挺元奇!”

    王管家被这话吓了一跳,放在以前这话传出去就是泼天大祸,他连忙转移了话头,“整整一冬都没下场像样的雨雪,开年春旱怕是会异常严重。”

    呷了口茶,宋鹤年才道:“如此反常,怕是不只是春旱。”

    话未说完,一个小厮一溜小跑着来到跟前,递上一份电报,道:“少爷,上海来的电报。”

    接过电报扫了两眼,宋鹤年随即吩咐道:“府!”

    到府里,宋鹤年径直赶到正房,见的老爷子宋有坤,他行礼之后便递上电报道:“父亲,上海农机厂欲在北方建一个示范区以推广农业机械,指明要挂千倾牌的,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看过电报,宋有坤慢条斯理的道:“发来电报的这个子筠是谁?”

    “是儿子济南大学的同窗好友,如今在上海农业机械厂负责文案。”宋鹤年道:“当年一众同窗中,挂千倾牌的有四个,咱们必须尽快复,这消息一散播开,怕是会争的头破血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