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两方反应-第2/3页





    若是沿途让人破坏铁路,拖延一个月也不成问题,一个月时间,足以让整个陕甘‘乱’成一锅粥。”

    “马阿訇,不能再犹豫了。”阿訇苏泰康沉声道:“朝廷极有可能一开年就施行宪政,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咱们不能被继续打压排斥。”

    当即有人附和道:“说的是,朝廷推行宪政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回民必须在咨议局和资政院取的一席之位。”

    缓缓扫了众人一眼,马寿清才开口道:“推行宪政不是改朝换代,却胜似改朝换代,对于咱们而言,确实是难得的争取政治权益的机会,我同样不愿意错个这过机会。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让陕甘大‘乱’,会是什么结果?看看肃州,已经杀红眼了,现在就是想收手都不可能。”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乱’起来容易,但你们谁有把握能控制住局面?肃州杀了那么多人,已经是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不能再‘乱’了,否则整个陕甘的回民都有可能遭受灭绝‘性’的打击!这个风险,我们冒不起。

    天津教案,元奇是怎么处理的,你们应该都知道吧,死了二十几个洋人,烧了几座教堂,元奇杀了一百五十多人,流放了五百多人,你们该不会认为元奇惧怕洋人罢?

    另外,元奇征伐倭国,这事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但你们知不知道,元奇屠灭了整个倭国三千万人!

    如今元奇在大举对外扩张,需要源源不断的进行移民,尤其是汉人!如果陕甘的汉人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你们说,会是什么结果?”

    听的这番话,一众人不由的面面相觑,肃顺确实是杀红眼了,就是想制止也制止不住,他们也没人敢保证,一旦‘乱’起来之后还能掌控局面,回民毕竟不是军队,不可能令行禁止。

    元奇大规模移民也是事实,这些年一直都在源源不断的向西北移民,如果陕甘的汉人出现大规模的伤亡,元奇岂能不迁怒回民?

    想想元奇对外的狠辣,处理天津教案的严酷,似乎灭绝陕甘回民也不是没有可能,所有人都不寒而栗,房间里顿时一片安静。

    半晌,才有人怯怯的道:“就这么放弃了?”

    “换个方式!”马寿清沉声道:“公开指责肃州回民违背教义,滥杀无辜,呼吁所有回民保持冷静,采取正当的温和的手段争取应得的权益。我们不奢望象佛教那样受到尊崇,也不应该受到歧视排斥和打压,既然是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也应该平等。”

    王嘉鹏轻声道:“马阿訇,这样做,我们会不会受到其他教派的歧视和排斥?”

    “为了教‘门’的昌盛,一时的忍辱负重又算得了什么?”马寿清沉声道:“一旦能够争取到在咨议局和资政院的议员席位,回民的地位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甘肃省,宁夏府,灵州,金积堡。

    天方教新教第五代教主,总大阿訇,马化龙面‘色’‘阴’沉的站在金积堡高大厚实的寨墙上眺望着肃州方向,他着实没料想到肃州回‘乱’不过短短三日就已震动朝野,而且朝廷和元奇的反应如此迅速。

    马化龙出身于宗教世家,从曾祖七阿訇至他,都是灵州著名阿訇,祖父马达天又是马明心的学生,其家族一直承袭马明心的新教道统。

    ‘精’通阿文、‘波’斯文、中文,而且酷爱武术,堪称文武双全的马化龙四十岁时执掌教‘门’,成为第五代教主,总大阿訇,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是灵州有名的回绅,为了方便与官府往来,还捐了一个千总的虚衔。

    执掌教‘门’二十年,他勤恳经商,兴办教肓,积极培养各种人才,不仅在灵州宁夏开拓了人脉也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教中更是人才济济,使得新教在他手中得以再次发扬光大,达到一个鼎盛的局面。

    肃州**,攻陷肃州,他一直密切关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陕甘的兵力有多空虚,不过,朝廷的反应着实是太快了,不仅是反应快,而且是高度重视,这让他十分的意外,也十分的沮丧!

    他深切的感受到,时代不一样了,有线电报的联通和铁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原本偏僻的甘肃变的不再偏僻闭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