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回乱回乱-第2/3页





    慈安瞥了他一眼,知道对方十分看重陕甘两省的议员,不过,这个忙她还真的帮,稍稍思忖,她便道:“着赏还奕譞亲王爵位,领兵两万进驻西安。”

    对方居然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起复醇亲王奕譞,奕?对此还真有点意外,原本他打算举荐僧格林沁的,顺带调驻守倭省的二万大军回京,就是去西安也比在倭省强不是!

    不过,慈安既然开口,他也不好多说,毕竟当务之急是不丢了陕甘两省,当即便颌首:“微臣遵旨。”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房间,朗声道:“大掌柜——,恭亲王来电。”

    “念——。”

    “太后懿旨,着赏还奕譞亲王爵位,领兵两万进驻西安。”

    居然是起复醇亲王奕譞?易知足也有些意外,顿了顿,他才道:“回电,军列已经调度妥当,督促醇亲王即刻开拔,尽快赶往西安。”

    肃州回民作‘乱’不过是区区数百人,易知足却是如临大敌,着朝廷‘抽’调两万大军进驻西安,对此,赵烈文、易正行两人都颇为不解,对视了一眼,易正行才斟酌着道:“父亲该不是想借机分散或者是削弱京师的兵力罢?又或者是试探朝廷的反应?”

    “都不是。”易知足缓声道:“这是未雨绸缪,肃州回‘乱’确实有可能酿成陕甘大规模的回‘乱’,铁路运兵虽然快捷,但如今正是冬季,北方已开始下雪,陕甘也是一样,大雪会严重影响火车速度。”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由的大为疑‘惑’,“大掌柜,江宁、徐州皆驻有重兵,既是如此重视肃州回‘乱’,却又何以舍近求远?”

    “这种事,还是八旗新军出面比较好。”易知足沉声道:“一旦酿成大规模回‘乱’,势必是一场大屠杀。”

    “大屠杀?”

    易知足点了点头,倒不是他小题大做,晚清确实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回民暴‘乱’——同治回‘乱’,不过,那场回‘乱’是爆发在同治初年,在太平天国还没有覆灭而捻军兴盛之时,那是一场不堪回顾的大屠杀,先是回族杀汉族,然后是汉族杀回族,整个陕甘人口损失巨大,伤亡在二千万以上。

    因为元奇的横空出世,过早的驱逐太平军进入东南亚,又招安了捻军,陕甘并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原本早该发生的陕甘回‘乱’一直没有发生,易知足也完全的遗忘了,肃州回‘乱’又勾起了这段他早已遗忘的历史。

    易知足的担心成了现实,下午三点,肃州再次急报,肃州镇总兵成桂集结兵力‘欲’前往收复嘉峪关,官兵中的回族兵哗变倒戈,一举占领了肃州城,大肆屠杀,城内道台、知州等官员尽皆遇害,唯独肃州镇总兵成桂乘‘乱’逃了出来。

    接到急报,易知足心里一沉,赵烈文、易正行则是面面相觑半晌做声不的,瞧这架势,回‘乱’还真有燎原之势!最为棘手的是,眼下已经入冬,甘肃气候严寒,纵然是铁路也‘交’通不便,而且元奇为了避免朝廷的猜忌在陕甘的几乎没有驻扎兵力,目前能指靠的只有八旗绿营。

    点了支烟,沉默了一阵,易知足才道:“给恭亲王发电,勒令陕甘各府县实行戒严,严密监视当地回民,所有军中回籍官兵,一律隔离,尽力安抚。着令张掖,务必严守,必要时可拆毁铁路,坚决杜绝暴‘乱’之回民东进!”

    见的赵烈文停笔,他接着道:“电令新疆之左宗棠,严防新疆回民响应‘乱’军,同时尽力阻止‘乱’回西进扰‘乱’新疆。”

    易正行有些诧异的道:“不派兵进剿?”

    “先尽量控制事态恶化,再说进剿。”易知足道:“陕甘八旗绿营多年未经战事,怕是不堪一用,能固守就算不错了。”

    沉‘吟’了一阵,他接着道:“从江宁‘抽’调一万大军进驻西安。”

    待的赵烈文起身离开,易知足瞥了易正行一眼,道:“***教具有政治‘性’、侵略‘性’、极端‘性’,排他‘性’和难以融合‘性’,是所有宗教中最狭隘,最不宽容的宗教,对异教徒,要么令其改宗,要么消灭之。

    传说中穆罕默德传教时,一手持经书,一手执宝剑,要么皈依***教,要么就征服或消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