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深谋远虑-第2/3页





    接过草稿,易知足却径直放在书桌上,道:“拟份电文给胡雪岩,着他安排人手去埃及收购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越多越好......。”

    收购苏伊士运河股份?赵烈文愣了一下,才道:“大掌柜不是说过,英吉利对苏伊士运河是势在必得?”

    “就是跟英国人收购的。”易知足慢条斯理的道:“另外,告诉胡雪岩,让他与法国的政要接触一下,一旦普法战争爆发,及时为法国提供大额借款。”

    这是唱的哪一出?赵烈文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易正行径直道:“父亲不是说法兰西会战败?为何还要给法兰西提供贷款?”

    易知足看了两人一眼,伸手虚按了按,示意两人落座,这才缓声道:“以我国的实力,趁虚而入占据‘波’斯湾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想在‘波’斯湾立住脚,甚或是将‘波’斯湾彻底纳入大清疆域,则是千难万难,毕竟我国的国力与英吉利还有着不小的差距,海军实力也有不小的差距。

    最终,我们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波’斯湾的争端,给法兰西借贷,是要让法兰西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缄默,购买苏伊士运河股份,则是作为与英国人谈判的筹码。”

    这还没开始西征呢,居然想的如此长远?赵烈文迟疑了下才道:“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能有多大的代价?”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法兰西只是战败,不是亡国,对法兰西的贷款是稳赚不赔,至于苏伊士运河股份,咱们只是转手倒腾一下,不存在损失。”

    天津,三岔河,钦差辕‘门’。

    当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厚重的大‘门’缓缓的打开,一队带着脚镣手铐的犯人鱼贯而出,站笼内苦苦煎熬了一夜神情萎顿的犯人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终于熬到换班的时间了。

    为防止站笼内的人犯因为关押时间过长而死亡,伍长青下令将人犯分为两班,日夜轮换,辕‘门’外的站笼始终不空。

    待的人犯完成换岗,天‘色’已经大亮,陆续有天津的士绅百姓给犯人们送来各种饭食茶水,在天津的士绅百姓眼里,这些个敢于杀洋人烧教堂抢洋行的人犯都是好汉,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官府的不满,变相的给官府施加压力。

    七点刚过,天津城内外的大街小巷就响起了报童清脆的卖报声,“卖报卖报!看天津教案的案情披‘露’!”“卖报卖报!看天津教案背后的真相!”

    这几天随着全国大小报纸的报道,天津教案已为朝野上下瞩目,不过要说最关注这一案件进展的,莫过于天津人,报童一吆喝,立时就围上来一群人,转眼间就将报纸抢购一空。

    报纸上刊载了伍长青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在折子中,伍长青清楚明确的指出,拐卖婴儿确有其事,但是与教堂并无直接关系,教堂给予抱送婴儿前来育婴堂的人以奖励,间接助长了拐‘迷’婴儿之风,但不能就此认定教堂拐‘迷’婴儿。

    教堂开办的育婴堂收养的婴儿频频死亡的原因,是因为收养的大多是弃婴,在收养之时大多婴儿就已经极度虚弱濒临死亡,再加上育婴堂爆发疫病,是以出现婴儿集中死亡的情况。

    至于各种谣传,诸如‘迷’拐婴儿做‘药’引,‘迷’拐幼孩取脑剜眼剖心,以作配‘药’之用,用眼珠子炼银等等谣传,纯属无中生有,无稽之谈!

    《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在报纸上公开刊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原本舆论是一面倒的指责教堂‘迷’拐婴儿,残杀婴儿,洋人骄横跋扈,目无朝廷,擅闯官署,开枪恐吓朝廷官员并击伤吏属,如今伍长青却公然为教堂开脱。

    要知道天津教案就是因为教堂育婴堂‘迷’拐残杀婴儿而起,否定这一点,这就等于是承认,错在天津百姓,洋人才是无辜的。

    这种巨大的舆论反差让不少人难以接受,一时间各种指责蜂拥而来,斥责伍长青因‘私’废公,卖国求荣,献媚洋人,颠倒黑白,有人发电报,有人写信,更有报纸发号外进行公开讨伐。

    天津百姓尽管群情‘激’奋,但却没有出现围攻钦差行辕和官府衙署的情况,一则是天津会党被清剿一空,无人牵头组织,再则是北洋水师官兵就驻扎在城外虎视眈眈,而且县衙府衙外黑压压一大片枷号的人犯和钦差辕‘门’外一长溜的站笼无疑是一种极为有力的震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