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灯会遇刺-第2/3页





    赵烈却道:“将尸体交给有经验的仵作,或许能查出一点线索来。”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按惠甫说的办,不要兴师动众。”

    镇南王府璀璨辉煌的灯会与镇南王遇刺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海,不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电灯而是易知足遇刺,次日大清南北各省大小报纸、外报纸纷纷刊载了这两条消息。

    因为是公开场合遇刺,不少人亲眼目睹,各个报纸报道的版本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千真万确,易知足确实遇刺,并且差点身亡。

    一时间,朝野下一片震惊,议论纷纷,易知足遇刺,最大的嫌疑对象是慈安皇太,虽然没有人明说,但存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少人都紧张的关注着海,关注着元,担心由此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早八点,易知足才走到长乐书屋院门口,赵烈、曹根生两人迎了来,见礼后,拿着一叠电报的曹根生便禀报道:“大掌柜,慈安皇太后、军机处来电慰问,各省官员商贾的慰问电也不少......。”

    易知足看向赵烈道:“加刊号外,公开刺客的身份......。”

    “是。”赵烈应了一声,才道:“学生也没想到反响如此之大。”

    随着东南各省几大报纸刊发号外公开刺客的身份,朝野下无不长松了口气,矛头一致转向倭国,朝野下一片灭倭的呼声!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肃顺跪在珠帘前朗声禀报道:“禀皇太后,刚接到电报,元已经兵分三路,发起全面对倭战争。”

    慈安缓声问道:“倭王和幕府将军呢?”

    “回皇太后。”肃顺恭谨的道:“倭王下落不明,幕府将军、大员及其家眷都已于数日前被逼登船,据说是迁来京师。”

    慈安暗叹了一声,这可真是好手段!如此一来,倭国群龙无首,地方大名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岂是元新军的对手!战事将会顺利轻松许多!

    “禀皇太后。”肃顺小心翼翼的道:“易国城来电,倭国战事吃紧,兵力严重不足,恳请募兵一万.......。”

    慈安一听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即面无表情的道:“由他去吧。”

    恭王奕訢的那一万兵力她压根没指望能收回来,能不让朝廷出钱供养她已经满足了,易知足将奕訢连同部队都召回倭国也算是遂了她的意,眼不见为净,等的对倭战事结束,英吉利的军火也该到了,到时候,即便无法抗衡元,但至少恭王的两万大军不可能对京师构成威胁。

    海,镇南王府,迎晖楼。

    “.......要想电力得到普及推广和广泛应用,还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易知足说着扫了一眼几位电气研究所的高层管理人员,刻意的停顿了一下,让他们有记录的时间,“第一个函待解决的是电力远距离的传输问题。第二是水力发电,拦河筑坝,用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第三是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待的几人停笔,他才接着道:“火力发电污染严重不说,对于煤炭的消耗也是巨大,最直接的结果是造成电价过高,影响电力的普及推广,商人逐利,工厂也是一样,电动机的成本若是高于蒸汽机,不可能得到推广普及!”

    “殿下。”一人迟疑的开口道:“请问关于电力远距离的传输.......。”

    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微笑着道:“请记住,我不是物理学家,我只负责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如何解决是你们的事情,专业的问题应该由专业人才来解决。”

    “殿下。”那人笑道:“整个电气研究所也没人能提得出这样的设想。”

    “那正好,我们可以互补。”易知足说着站起身来,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所能做的是为他们指明研究的方向,至于具体的专业技术性的东西他压根不敢碰,毕竟肚子里没货,他只能偶尔启发性的引导一下。

    即便是这样,他相信在他的正确引导下,大清也足以引领电气时代!对大清而言,对元而言,如今欠缺的只是时间和环境!除了需要足够的发展时间,也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至少国内不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