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破译电报-第2/3页





    不过问朝政,做一个纯粹的军人?宝鋆心里暗笑,这是一开口就想堵住他的话头,他微笑着点了点头,“难怪恭王举荐奕军‘门’主持这次整训,果然是别具一格......。”

    恭王奕訢现在是什么情况?开口就提他是奕訢举荐的,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奕增苦笑着道:“末将不知是谁举荐,末将是奉太后懿旨回京师主持这次整训。”

    “太后确实有旨,强化灌输各级军官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但却无什么纯粹军人之言。”宝鋆也不兜圈子,径直道:“八旗新军是八旗禁军转化而来,必须贯彻其禁军使命!”

    听的这话,奕增神情登时就凝重起来,元奇和恭王让他对军官进行思想教育灌输宪政思想,简单点说,就是要让八旗新军拥护立宪,而太后却是要八旗新军拥护保皇!这差事左右是得罪人,根本没法做!

    他很想撂挑子,但却是不敢,得罪太后他倒是不怕,大不了赋闲在家一段时间,毕竟他是远支宗室,且战功卓著,在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中有着不小的威信,没有大错,太后也不至于将他怎么样。

    他担心的是元奇,如今这局势,元奇明摆着是步步紧‘逼’,由他主持整训,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元奇可能不会说什么,但若要换一个人来,将八旗新军彻底的变成保皇派的工具,元奇铁定是会有所反应!

    目前这个局势在他看来就好比是一根已经绷到了极限的弦,稍稍一点过‘激’的举动,都有可能让这跟弦绷断,对于元奇的实力,他有可能是最清楚的,一旦朝廷与元奇反目,后果不堪设想!

    默然半晌,他才开口道:“末将还是坚持认为,军队不能有任何的政治立场,不论是立宪还是保皇,军队都不能参与,应该保持中立,否则,必然天下大‘乱’!”

    听的这话,宝鋆木着脸没吭声,半晌才道:“八旗新军也好,北洋水师也罢,都是朝廷的经制之师.......。”

    奕增打断他话头道:“正因为是朝廷的经制之师,所有才必须严守中立,对于朝局之争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

    “立宪与保皇,不是朝局之争!”宝鋆沉声道:“推行宪政,是亡我大清!”

    掏出烟盒点了支香烟,奕增尽量语气平和的道:“中堂在上海也呆过数年,对于元奇的情况应该很了解,可曾想过,一旦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偏向保皇,会是什么结果?”

    顿了顿,他接着道:“易国城没割据称王,没有扯旗放炮举兵北伐,目的只有一个,由朝廷主导,由上至下实行革新,推行宪政,平稳的实现政体‘交’替。如果这一目的无法达到,则必然是采取武装推翻朝廷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朝廷可是做好了与元奇开战的准备?”

    宝鋆道:“预备立宪之期尚未结束,元奇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战端?”

    奕增冷声道:“恭王敢!”

    听的这话,宝鋆登时就不做声了,恭王奕訢连前往倭国篡夺军权的事情都做了出来,若是背后有元奇支持,挑起战端的事情还真有可能敢做!一旦恭王挑起战端,元奇则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兵。

    见宝鋆不吭声,奕增缓声道:“眼下的情形,唯有让军队保持中立,才能维护朝局的平稳。”

    宝鋆看了他一眼,道“京都陷落,倭王出逃,幕府献城投降,对倭战事结束在即,恭王不日就会班师回京,朝局只怕难以平稳。”

    奕增轻叹了一声,道:“言尽于此,若是中堂坚持,末将请辞!”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听完宝鋆叙述丰台大营的情况,慈安仰着脸半晌没吭声,原本他同意进行整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奕訢尽快回京,奕訢前往倭国篡夺军权之后,对于丰台大营的整训她也就不太关注,奕增敷衍,以军训代替整训,她自然是一清二楚,却也一直不管不问。

    让宝鋆前去丰台大营,目的是试探奕增是否能够重用,倭国战事即将结束,奕訢也即将班师回京,京师可能会有一段紧张的局势,奕增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资历战功,以及在军中的威望都是屈指可数,她是希望能够说服奕增为她所用,并且通过奕增完全掌控北洋水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