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僧王态度-第2/3页





    听的这话,布和一笑,“属下是王爷的老部下,是北洋水师的副都统,既不是恭王的人,也不是元奇的人,若是硬要归类的话,属下应是立宪派。”

    对于北洋水师的情况,僧格林沁可谓是了如指掌,听的这话便道:“你是载钊的人。”

    “算是吧。”布和含笑道:“属下与载军门确实往来密切。”

    僧格林沁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暗忖,看来恭王与载钊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否则如此机密的事情不可能经载钊之手,载钊是谁,易知足的大舅子!

    就在这时,亲卫在帐外禀报道:“禀王爷,有客拜访,说有紧要事。”

    又有人拜访?难不成也与恭王之事有关?僧格林沁心里一动,随即问道:“谁?”

    亲卫连忙进帐,呈上一份帖子,一看帖子上的写的是郭仲牟,僧格林沁连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郭仲牟是东海舰队的参谋长,也是元奇伐倭部队的参谋长,身份地位仅次于肖明亮,他还真不好怠慢,他敢肯定,郭仲牟前来必然也是为恭王的事。

    不过走到大帐门口,他却是止住了脚步,郭仲牟前来还要递拜帖,显然是隐藏了身份,他迎出去显然不妥,当即便吩咐道:“带他进来。”

    见的僧格林沁这样子,布和便猜到来人身份不低,当即便试探着道:“属下是否回避一下。”

    “不用,是元奇的人。”僧格林沁摆了摆手。

    听的这话,布和不由的一喜,易国城与僧王私交甚好,元奇若是也派人来游说,这事可就成了七八分。

    郭仲牟传着一身士兵装,进的大帐,见的还有其他人,连忙敬了个军礼,僧格林沁微笑着摆了摆手,伸手礼让道:“郭参谋长无须见外......。”说着将布和介绍给他,末尾特意补充了一句,“是载钊的亲信。”

    一听是载钊的亲信,郭仲牟不由的一笑,“看来恭王也早有安排。”

    僧格林沁顺势问道:“郭参谋长也是为恭王之事而来?”

    郭仲牟颌首道:“我们王爷特意来电,着我跑一趟通知僧王,恭王已乘船前来倭国,必然前来大阪。”

    虽说只是通知一声,但无疑是表明了易知足的态度,僧格林沁略微沉吟了下才轻叹道:“这是将我架在火上烤啊。”

    “僧王无须为难。”郭仲牟含笑道:“我们王爷还有句话带给僧王,去留随意,安全至上。”

    听的这话,布和不由的暗自感慨,都说易知足与僧王私交甚笃,传言果然不虚,如此大事,易知足居然叮嘱其安全至上,去留随意。关怀之情,跃然纸上。

    僧格林沁却是从这句话里品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易知足既然让他去留随意,就足以说明没有他协助,恭王也能篡夺兵权。

    “还是易国城了解我,请将不如激将。”说着,他轻叹了一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食朝廷俸禄,也有责任为朝廷长远考虑,岂能遇事退缩。”

    听的这话,布和不由的长松了口气,拱手道:“僧王深明大义,属下万分钦佩.......。”

    他话还没说完,亲卫在帐外朗声道:“禀王爷,福冈急电——。”

    福冈急电?僧格林沁看了郭仲牟一眼,吩咐道:“进来!”接过电报一看,他不由的有些傻眼,电报内容是毫无意义的话,很显然是密电,一转念,他就将电报递给郭仲牟。

    很快,郭仲牟就将密电翻译了出来,一看电文内容,三人心里都是一沉,电文内容很短——恭王来倭,朝廷已有所察觉,不得公开支持。

    这不得公开支持这句话显然是指驻倭的元奇部队,郭仲牟沉吟了下,道:“朝廷居然有所察觉,即便只是怀疑,也必然会防范于未然,如果料的不错的话,很快就会有电旨,或是召僧王回京,或者是......就地软禁。”

    召回京师,等待他的恐怕也不会是什么好结果,奕訢除非是半途而废,悄无声息的回转上海,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可能,但以他对奕訢的了解,这种可能极小,况且,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别说是奕訢,换做是他,也不会轻易罢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奕訢与太后反目是铁定的事,朝廷与元奇是否反目开战却是说不定,但关系肯定也会恶化,以他与奕訢与易知足的关系,一旦回京朝廷绝对不可能轻易放过他,最轻的都可能是圈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