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荒岁月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会议-第2/3页





    此刻心头跌宕起伏,似乎每一个死去的参与刺杀的军士都注视着自己。是啊,他们是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战友,曾生死与共,雷少轩突然有一种归属感。

    平时军营里也许没有什么交集,有些还有矛盾,打架、抢东西,互相看不起对方,可真正离开军营,却突然发现,心里全是他们。

    雷少轩曾偷偷跑到集市,看过那些被折磨致死,尸体钉在木桩上的军士。

    每一具尸体衣衫褴褛,血痕斑斑,面目狰狞,死状凄惨,甚至死不瞑目,眼眶里空洞洞的,当时雷少轩只觉得庆幸,如今却深深刺痛。

    “雷少轩在胡地潜伏得以逃脱,带回胡人详细军情,对此次大战的布置作用极大,记为大功一件!”冯紫英说道。

    雷少轩一听,脸微红。

    此番回营,雷少轩并没有带回什么军情,冯紫英这是赤裸裸地凭空为自己冒领军功。

    雷少轩奸诈狡猾,却习惯自己争取一切,如今凭空得来一个大功,顿时局促不安,如同做错事的孩子。

    众将领却不作他想。

    冯紫英出身军中底层,历来对谎报军情、冒领军功等军中恶习深恶痛绝,绝不会有人想到冯紫英为他人冒功说谎。

    董文海心里一惊,雷少轩凭借刺杀之功,升为校尉不算过分,但是为何还要继续给雷少轩增加军功?要知道,刚刚任命的职位,短时间内不可能升迁。

    董文海身为南军司马,有监督军功之职,雷少轩绝没有带回什么详细军情。

    今日会议乃是军事部署会议,言行须记录在案,并送兵部备考。

    也就是说,冯紫英说雷少轩带回军情,会被记录。

    由于是大战前记录在案的功劳,事后应当论功,这种程序十分正规,任何人都无法剥夺。

    而且此功劳,绝不像其他杀敌破军之功,由主将自报,上级核查。这种功劳弊端多多,只要买通核查之人,功劳就会被落实,大小由人定,水分极大。

    难道为了送雷少轩离开?只有这一种可能。董文海吓了一跳,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董文海长了个心眼,没有出声,默认了冯紫英的话。

    &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nbsp;为这点小事得罪冯紫英,非常不值得,他与冯紫英共事还算融洽。

    冯紫英是个大度之人,对自己很尊重,没有老军头那种傲慢及看不起文人。

    在军事部署会议上郑重提出,本身也有独断的味道,容不得董文海反驳。

    ……

    大战在一片开阔的河谷空地展开。

    草原之上,没有多少高山,全是平原,并不利大规模军队对决。

    北魏以步兵为主,胡人以骑兵称雄。

    北魏若想与胡人对决,必须采取偷袭的形式,或者诱敌深入,引入特定地形,让骑兵无法发挥优势。

    草原之上,这样的地形很少,因此只能找些地形起伏,骑兵很难保持齐整的队形冲击,让步兵稍微找回些优势。

    即便如此,草原之上,步兵仍然无法阻挡骑兵。

    随着北魏国力增强,逐步改进及增强军队装备,发明了一些大型拒马装备,才让步兵勉强能抵抗骑兵冲击。

    决定战争的天时对双方是均等的,地利却在骑兵一方。

    力量优势不对等,以至于以往作战大多游击战为主,见天是少有的阵地决战。大概是征战多年后,北魏西军实力和信心也逐渐增强,试图通过决战,确定西线局势。

    作为中军护卫,雷少轩列队站立一处高坡上。

    如铅般沉重黑云沉下来,气氛紧张、压抑令人发抖。

    山坡下,密密麻麻士兵方队紧紧靠在一起,尖利的据马桩闪着死亡寒光,一排排插在地上,这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