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盛京之变-第2/3页





    杨御藩,听到这名字,他心中便是一股难言的愤怒,他想起了杨肇基,这个曾经导致他入寇失败的男人,让他无可奈何,道:“还有,秦小川,我要活捉他”

    听到皇太极的话,范文程心中明白,自己的陛下是太想要一员良将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固山额真旗主,其中不乏有武力超群,但能做到神箭无敌,还有万人莫敌的却是没有,更主要的是真正汉人良将的那种统兵拥兵的能力,可能是上次浑河之战的折兵,让面前这位皇者对于汉人大将有了渴望,他渴望招募一只和浙兵一般的军队了。

    “陛下,此人是秦山之人,世代忠心朱明,投降怕是可能不大!”范文程道,他明白那些明人,有的世代忠良。

    “哦?”皇太极笑了笑,道:“世上不存在绝对忠良之人,你说呢?只要有了合适的利益,必然会投降!”

    “那大人,你为何独独看上这秦小川,大明良将如此之多!为何陛下您看上此人!”范文程奇怪道。

    “因为他是大明土木堡之变后仅存的勋贵子弟!此人若投降,则是影响非凡”皇太极说道,这便是和后来的洪承畴投降意义一样,洪承畴投降,开启了真正大明文官投降的先例,让真正无数文人开始思考亡国的问题。而想着在此次劝降此人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行的话,直接杀掉,政治上的意义是巨大的。

    范文程也是明白皇太极的意思,道:“陛下,你莫非”他知道皇太极的意思,此次入寇是定在明年,也就是崇祯十一年,而现在他却是想要提前一年南下入寇。

    “嗯,漠北林丹汗已经平定,此次入关可以放开手脚”皇太极道,目光始终望着南方,小川却是没有想到,世界的轨迹已然发生了变化,曾经定于崇祯十一年的清军入寇,提前一年,一张大网却是提前铺开。

    “宪斗,我刚才仔细看了战报,此战中鹿邑,明军用鸟铳,打败日本铁炮手,这令朕有些疑惑,他们如何能够以少胜多”皇太极道,鸟铳对射他还是有些不明白。

    “陛下,此战明军所用之鸟铳唯噜密铳,其威力远远超过日本鸟铳,就如当年宁锦之战,城下列阵袁崇焕军队所用一般”一旁范文程道。

    “袁崇焕!”皇太极脑海中不禁会想起宁远城下的一幕,那一排排车墙,数不清的噜密铳从哪车阵射击孔中喷吐着烈焰,往日无往而不利的满蒙铁骑无法突破的钢铁防线,引以为傲的箭雨也在哪车阵的防御下毫无用处,心中就是一阵发凉,道:“此物不精,日后对于明军怕是要吃亏”他却是看出了火器的威力,历史上他却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组件汉军旗,修习火器。

    “陛下圣明”范文程拜倒,他也经常上书,诉说火器的重要,可一众满清大臣都已骑射为祖宗之法为由废除,说到底还是信不过汉人。

    “目前组建汉八旗却是不现实”皇太极摇摇头,想起多尔衮,苦笑一声,他早就想要组建汉八旗,可心中却是顾虑重重,此番看到鸟铳,便是发现,日后汉人也将成为满清主力,他倒是想笼络汉军力量,来达到制衡多尔衮的目的,道“日后,会造鸟铳,火炮汉人工匠分开,其不用造其他兵器,专门集中打造火器!今年入关,多多掳掠这些打造火器的汉人工匠。”

    *

    另一边,初春天气还是严寒,大地一片枯黄,北风呼啸,天空阴沉。

    远处黄色的荒原,传来一阵惊雷般的声音,上千铁蹄奔腾,犹若雷震一般,是骑兵,数千骑兵,远远望去像是一片乌云一般。

    他们头包红巾,背后背着马弓,腰间别着马刀,一副精悍装扮。

    其中一人,左手断掉,一手骑马,身后几名亲随跟从,却是那张河,此番逃到李自成这里,靠着他一向的的坑蒙拐骗无往不利的口才,已然在罗汝才军中混得一席之地,本想投靠李自成的他,却是投靠了罗汝才。

    成为这位号称曹操的义军首领麾下重要一员,为之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很快便是委以重任。

    早年落入才,与李自成,张献忠,实力相当,是荣杨大会十三家义军主力一员,善战步众不下万人,这些人可不是山贼马贼是流,是货真价实,通过流寇无数次战斗淘汰下来的主力精锐,远非那张河曾经手下马贼能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