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章 圆形城市-第2/3页





    钱汝君以后能养几亿人的河流,养不了这上下游几百万人。

    “而且,这附近的煤矿也不少,你们可以开挖出来,让人们可以烧。树木砍伐没有错,错的是,大面积看法,不知道补种。这部分,我可以教你们。还有,如果没有必要,年代久的树木,就不要砍了。”

    至于城墙,既然已经不准备盖高墙,那么最好的就是围墙,围墙也不用特殊的去盖,而是,当房屋连接在一起,就能够形成围墙。

    所以在他们想象中,大草原的房子其实是不是纵横交错,而是一个圈圈一个圈圈,天圆地方的概念,用在大草原上,其实非常适合,说不定会让这里成为草原人新的信仰中心。

    天圆地方,让天地之间用圆形结合在一起,天空的穹庐结合在一起,大草原就应该是圆的。至于土地,或许在大草原人的眼中,土地也应该是圆的,根本没有方的说法,除非有山挡住他们的视野。

    帐篷是圆的,天空是圆的,那么城墙也应该是圆的。

    或许他们没有经经过计算,城墙用圆形,最省建材的,但是他们事实上,做到了最省力的事情。

    而且在他们的规划之中,城墙其实就等于住屋的一部分,是属于住屋的外围,这样就能够表现出一种边界,一种距离。

    钱汝君脑海中,对于他们提出来的概念,存在者一定的形象。

    那就很像福建土楼的样子。

    福建土楼为什么大部分是圆形的?

    就是因为圆形的土楼比较能够节省建材。

    闽西山区穷困,又因为山高皇帝远,所以盗匪极多。

    这个时代,山上估计没有什么人。

    客家人是古中原人,估计还住在北方。要到晋世南渡的时候,才会开始他们奔波的生活。

    人如果富裕了,总是会想到生活更方便的地方,久而久之,无法吸引富人的地方,就会充满了穷人。

    人们会住在那里,基本上都是比较穷困的,所以,圆形最省建材的,就成为那个地方的首选。

    在闽省山区还是有方楼,能够盖得起方楼的,基本上家境也比较好。

    不过,在闽省山区,如果不靠群体的力量,几乎没有办法生存,治安变好,还是进入二十世纪的事情。

    土楼封闭,里面的生活方式,外人就无从得知。

    对于学堂岛学生想象出来的圆形建筑,钱汝君很乐观其成。

    从他们的谈论中,钱汝君可以得知,圈圈和圈圈之间不是不能沟通的。

    外圈和内圈的房子中间还是有很多的走廊串接起来,而这些走廊就成为放射状。

    不过为了安全,大圈圈和小圈圈之间,会有两道是封闭的,形成外城和内城。这是大汉的概念,钱汝君想了一下,没有强求他们要给所有人平等。

    至少,受洗脑的匈奴人,跟没有受洗脑的匈奴人之间,天生就是不平等的。

    所以好的地方,就要给最容易中心于大汉人的人住。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则。

    在大汉,本国人和外国人之间,从来就是不平等的。

    钱汝君看着开始动工的城市,十万个人一起工作,又是做这么简单的建筑,所以速度非常快。

    学堂岛学生有了建设长安女学堂的经验,已经知道比较豪华富贵的装饰品如何制作,甚至所有高难度计巧的东西,都瞒不过他们。

    钱汝君站在山上看着工地,问道:“圆心处,会是什么样的建筑。”

    既然是圆,势必存在圆心。

    如果是在后世的城市,圆心很可能是湖泊,可能是公园,但是在大汉,钱汝君觉得会是一栋建筑。

    代表城市最高管理机构的建筑。

    “禀告公主。在我们的计划中,中心点,我们准备盖一个非常高大的建筑,可以辽望很远的地方。

    如果设计没有出现失误,我们能够建筑完成的话,我们会在最高的地方,建立一个火炬,让它在黑夜里大放光明。

    至于火的来源,可以用煤,也可以直接用木材。

    这可能是城市每天最大的支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