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七章 观念



    既然皇帝找了一群人开始进行新工作,自然必须找一个建筑物让工作人员有个休息的地方。

    受到钱汝君的影响,皇帝知道,待这些人以高于普通的福利,这些人就会保持忠心比较久的时间。

    于是他们的屋子设计的,就比较人性化。

    请来设计的工人,甚至就是他们本身。

    这些人虽然会一些工艺技术,但是并不纳入匠级。

    屋子盖好了,依照大汉的习惯,有具体功用的屋子,必须要有名字。

    一个人命名的时候会受到时代的限制。

    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钱汝君,命名的方式时常让大汉人觉得非常古怪。

    同样的,汉人尤其是皇帝的命名方式,往往也让钱汝君觉得非常的古怪。

    因为皇帝命名的时候还不是纯粹大汉方式。

    皇帝身边有熟读历史、精通礼法、并且能卜善算的人,这些人都会参与命名。

    结果得出来的名字,如果不加以解释,一个纯粹的大汉人可能会不懂该官职的作用。

    当然,有其他官职做为类比,他们大概也能猜测出其中的功用。

    钱汝君已经算是熟悉大汉的语言文字,有时候,她也会囫囵吞枣的读一些大汉的典籍,尤其是一些后世很少见的。

    这时代写书的人受到书写工具的陷制,往往言简意赅,让人模模糊糊猜半天,还能有千百种解释。

    总之,皇帝取官署和官名的方式,钱汝君还是觉得非常的古怪。

    根本看不懂其中的意思。

    这一次的皇帝的命名可以说是破天荒,前所未有,其皇帝竟然参考了他新召募的人材,由于新召募的人,多半是接受大汉的新式教育,也就是钱汝君所带来的基础教育。

    于是名字有了后世的直接了当的味道。

    除了做为官方的层级不明以外,已经有点现代风味。据说,现在皇帝把他们当做钦差使用。

    只要不遇到别的钦差,他们的级别就会是最高。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官身。必须在做事有了功劳以后,他们才能依照他们的功劳来升级。等于说,他们处于一种内部竞争的情况。

    每个人都知道,上面的位置会很少,要替皇帝好好办事,才能爬到高位。

    当然,这种情况,是皇帝刻意为之,也是一种操控人的办法。

    “交通署……”

    “我有点好奇,你们不是负责收税的吗?怎么会叫交通署呢?不是至少要弄个商业署?”

    钱汝君回到长安就受到皇帝的热烈欢迎,然后被皇帝刘恒丢到交通署给员工进行职能讲话。

    毕竟要做什么事连皇帝本身都不太清楚。

    皇帝刘恒的工作,就是掌握新方向。但是交通署都是新人,没有老人存在。

    没有一些老人留下的弊病,但是也没有可以模仿学习的做事方法,以及对象。

    钱汝君也苦笑着。

    皇帝本身对于如何收商税不清楚,但是钱汝君本身也对收商税不清楚。

    她能够给精神鼓励,但是实际的方法却提不出来。

    然而,这个时代的员工跟后世的员工非常的不同,或许他们卫生条件做的没有后世员工好,例如他们小小的桌面也没有后世的干净,打扮也没有那么顺眼,即使穿着汉服,也看得出来,衣服皱巴巴的,不够平整。

    但是他们有一点好处就是,他当得到了一份工作的时候,都能够非常认真注视这一份工作,并且找到其中自己能够发挥能力的地方。

    所以钱汝君坐到桌子后面的时候去。

    已经开始进行工作的学生,就把他们的想法全部会整到钱汝君面前,要钱汝君来挑选,并且细心聆听钱汝君的说话,他们希望透过接触高层次的人,得到更好的做事方法,并且获得飞升的机会。

    虽然他们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见过钱汝军,但是都曾经听过钱汝君的传奇,在他们的眼里钱汝君是一个模范,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堡垒。

    大汉原本是竹简流行的时代,很多事情由于透过竹简的流传,变得非常的麻烦,至少一大碟竹简,如果要运送出去,就必须有适当的货运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