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八章 难题-第2/3页



    而这些人没有一个会照顾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是纳税的。

    但是如果朝廷要修路,那么就必须从纳税的钱拿出一部分来修路。

    出钱的都是用不到路的人,他们怎么能够甘心呢?

    当然想要移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找到适当的理由,比如走亲戚那么你如果要到很远的地方走亲戚,那你就必须提出那个地方,有亲戚可以收容你。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对于生意人来说却是非常简单的,因为生意人时常游走四方,每个地方拥有亲戚朋友,却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因为如果本来不是亲戚,把人家女儿娶了就是亲戚了。

    所以多娶几个妾,有助于亲戚满天下。

    有利于运输的这件事情,对平民百姓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反而是对商人来说是比较有关系的。

    还有就是地方官员了,可是所有的地方官员由于交通路况的不好,他们运送朝廷税收的都能够取得火耗。要是路途近了,那么他们的火耗是否就会减少呢?

    这对于地方官吏可是很严重的大问题,所以其实最不想要把路修好的是地方官员,在这方面皇帝的利益,朝廷的利益与地方官员是不一致的。

    当地方的利益与朝廷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地方官员往往是消极怠惰,而朝廷想要处置地方官员,却因为地方广博,往往没有办法一碗水端平,或者心中其实存在着自私的念头,结果只要牵扯到全体地方官员的事情,往往不动则已,一动则是一团糟,能够把地方事务处理好的官员却没有几个。

    除非是皇朝刚新建起来,不管是中央地方都想要确认自己的位置,这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比较认真。想要改革也就比较简单了。

    钱汝君可以想到,如果她坚持要做交通建设,那么后果可能会非常糟糕,她想到满清末年当朝廷下定决心想要搭建铁路,但是地方由于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好不容易铁轨铺下去,却半夜偷偷的把它拆下来,最后只好停止这个工程,而铁轨就被刘铭传带到鸡腿岛上去新建铁路了,所以鸡腿岛上就拥有中国第一条铁路。

    从基隆到板桥的铁路已搭建起来,就解决了基隆腹地不足的问题,让板桥逐渐失去河港的地方,也重新繁华起来。

    你以为做交通建设是帮助当地,但是总有人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一定会反对交通的建设。

    这世界上没有做任何一件事,只有赞同而没有反对的。

    “我什么时候有精神去见父皇,我会马上过去,我认为我至少要休息一天。以我现在这种状况去见父皇也不好。明天枪兵队也该回来了,让枪兵队卸除武器,见见父皇,让父皇好好的奖赏一下也好。”

    钱汝君虽然没有去见皇帝,但是想到枪兵队的事情,她不得不另外交代。

    她有一种感觉,皇帝应该有很多事情想要教给她办,不过钱汝君只有一个人,估计皇帝还要衡量什么事情最为紧急。

    不过钱汝君认为,大汉最紧急的事情还是交通建设,只有交通建设做好就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至少一半以上,而朝廷的粮食就能够增加一倍,再增加一倍粮食的情况之下,朝廷才有办法去做其他的事情。

    她脑中当然不会规划许多细小的道路,他想的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只要把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建立起来。所有的道路就可以透过连接高速公路,快速的把里程推进,节省时间距离。

    而且地方官比较有雄心壮志的人,就能够连接这个快速道路。

    不过钱汝君想到你鸡腿岛上的高速公路,盖好的第一天,几乎没有车子通行,议员们还在讨论着,这是浪费公堂的行为。

    结果不到二十年,这条道路就被称为停车场,往往成为上下班时间最容易塞车的路段。

    所以这几条成为中心道路的,必须盖得非常的宽大才行,并且让人们形成靠右走的规矩。

    但是要盖道路,最大的问题估计还是占用民间的土地的问题,如果马路要盖的值就必须不绕路,当然绕过,当时是必然的,而且地形的障碍在火药的帮助之下,有部分可以不去管它,而且当预测哪个地方有大的地形阻碍的时候,可以提早规划直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