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铁面无私包青天



    面对着近乎精神分裂的王语凡,张子枫是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了。

    每当觉得看到希望的时候王语凡总是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难道说要自己举白旗投降王语凡才会给自己的队友捣乱么?

    可是显然这又是在给自己添堵,说不定,王语凡还会拍手称快,然后非常爽快的笑纳了优先权。

    还是按照正常的比赛流程来作为好了。

    “请问,公元1024年,范仲淹调任为哪里的县令?”

    “兴化。请问,公元1027年,范仲淹因为什么事居住在应天府?”

    见到张子枫已经放弃了挑拨,王语凡立刻更改了战术,加快出题速度,看样子是要以快为胜。

    “因为为母守丧。而且晏殊还在当时邀请范仲淹到府学任职,书院的学风也为之焕然一新。王语凡,你曾经身为全国大赛亚军队的队长,难道就只有这么一点本事么?”

    张子枫觉得还是稍稍挑衅一下,让王语凡心态失衡一点,可能还会稍微的好对付一点。

    不过朱定是徒劳的,脸皮早已经比城墙还厚的王语凡才不会中这么简单的激将法。

    感到无趣的张子枫只好也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请问,公元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后,得到了谁的赞赏?”

    “宰相王曾,再加上晏殊对于他功绩的陈述,范仲淹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这次的答案怎么这么详细?”

    “请问,范仲淹曾经几次被贬官?”

    对于张子枫的垃圾话,王语凡完全选择了无视。

    就是要让张子枫的所有努力最后都石沉大海一样。

    “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三次。”

    “很遗憾,回答正确了。”

    我明明回答对了的,你那一副摇头晃脑的遗憾的样子是要闹哪样啊?

    不过知道抗议什么的也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因为刚刚他就已经领教了王语凡的无视战术了。

    “请问,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为什么事件而被贬?”

    “景祐党争。请问,范仲淹在北宋与西夏边境练兵的军队被宋仁宗诏命为什么军?”

    “康定军。”

    “连这个你都知道。”

    “那是当然,现在还有什么招数尽管都用出来吧,我可是一点都不怕你。”

    “现在该你提问了。”王语凡来了一个目无表情。

    气得张子枫差点饱以老拳。

    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

    “请问,公元1046年,范仲淹设立了什么书院?”

    “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请问,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在哪里写成?”

    这一次还真就将张子枫问住了。

    一时之间,天海队士气大盛。

    虽说是个不要脸组合,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能够靠得住的。

    这是天海队队员的一致想法。

    至于辽省队,他们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

    看样子天海队就是让这两个人以强横的实力以力破巧,实在是任何应对的办法都没有。

    “程瑜兄,幸不辱命。”

    “语凡兄,合作愉快。”

    程瑜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看起来和王语凡精诚合作还是挺不错的。

    “我们认为,范仲淹早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是华夏文明史熠熠生辉的宝贵财富。”

    程瑜率先说出了观点。

    “那我们认为,范仲淹虽然很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太过于教条了。”张文枫也不甘示弱。

    虽说刚才的优先权争夺的确是非常的丢人,但是现在他们仍然还有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十分的渺茫。

    “我们觉得,范仲淹是一位文武兼备的难得贤臣,他在朝廷主政的时候,主动要求变法,推行庆历新政,想法设法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虽说庆历新政只是短暂的一年就因为权贵的阻挠而宣告了失败,但也为王安石后来的变法奠定了基础。而在和西夏斗争的时候,也让西北的边陲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稳固,让西夏人非常的敬畏,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而即使在地方,也是殚精竭虑,为了当地人谋福祉,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