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烛影斧声惹争议



    “因为表示想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所以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王语凡还多做了一句解释。

    看样子即便现在是一对二,王语凡也是丝毫不惧。

    就算是一对二更消耗体力又能怎么样,来啊,互相伤害啊。

    “程瑜兄,请问,赵光义在即位后,封他的侄子赵德昭为什么官职?”

    “节度使和郡王。语凡兄,这个问题可是有些敷衍了。不过没关系,程某可以提出一个好点的问题来把气氛挽救回来。请问,宋太宗在哪一年消灭了吴越这个十国中的割据政权?”

    这纯粹是自说自话的在贬低人。

    而且貌似这个问题也不怎么样。

    “公元978年,是在宋廷的压力下纳土归降的。”

    怎么能让你们在这里就打倒,王语凡表示拼命的自己不会输给任何人。

    “请问,公元979年,宋太宗派哪位大将等人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

    “后来被野史、小说所诟病,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大错误的潘美。”

    程瑜有些唏嘘的说道。

    说起来,潘美这个人物还真是挺冤的,光是背锅就背了一千多年来着。

    “这个时候没必要将这个人物说的这么详细吧,程瑜兄?”

    “语凡兄,请问,在哪一年有人向宋太宗提议去征讨交趾?”

    “公元980年,而且转年的白藤江之战先胜后败,最后让统一交趾的计划成为泡影。”

    “程瑜兄,请问,宋太宗在979年发动的对辽国的大战中,初期一度收复了易州和哪里?”

    “这个还真不知道,不愧是语凡兄,实力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程某还是自愧不如啊。”

    “程瑜兄过奖了,也是过谦了。”

    然后,王语凡就又迎来了他的下一位对手。

    “王语凡学长,还请手下留情吧。”

    黎浩嘻嘻哈哈的说着。

    这几天的集训倒是让他已经不会再见了王语凡就不知所措了。

    甚至都能开上几句玩笑了。

    “哪里哪里,还是我要请你们手下留情才是,看看现在这个满身臭汗的样子就知道我现在是有多心虚了吧?”

    “请问,宋太宗在哪一年派兵镇压了王小波和李顺发动的起义?”

    “公元996年,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怀好意,现在果不其然,竟然给我搞偷袭这一套?要是我没有接住你这一招的话可就一世英名付诸流水了。”

    “你这不是没有输嘛,而且我刚才也是拜托你手下留情了。”

    黎浩的心中还有一句潜台词没说。

    那就是你丫还剩下什么一世英名?

    不是早就已经败得连渣滓都不剩了么?

    “原来就是这样的手下留情啊?”

    王语凡点点头。

    “请问,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叫做什么名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王语凡觉得自己又挽救了一个在危险边缘的少年,显得非常的志得意满。

    黎浩一脸黑线。

    程瑜默然无语。

    无耻到了一定境界的人,真的不是他们所能企及的。

    “是后来被废掉的太子赵元佐。”

    黎浩现在只想狠狠地发泄一下对于这个无耻之人的不满之情。

    当然他也知道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请问,宋太宗的次子赵元佑后来改名叫什么?”

    “行了,优先权给你们好不好,不要再这么折腾下去了好不好?”

    这个到底是谁在折腾啊。

    黎浩觉得最好还是把王语凡这厮的脸皮整个撕掉比较好。

    “王语凡学长,我认为,宋太宗在为政方面可以说也是一个贤君,而且在位期间也继续发展经济,推动了农业的生产,而且他还扩大了科举取士规模,也吸收了不少的人才,并且还改变了武人当政的局面,稳定了政权,而且还编纂书籍,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可是宋太宗最大的弊病就是他的权力欲望太重,早年在宋太祖登基黄袍加身的时候他就是出力最多的那个人,而在宋太祖去世之后更是迫不及待的上位,这说明了什么,就正说明了他是一个权力欲望特别重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