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快活林里的商议-第2/3页





    几人谦让过后,神机军事朱武开口了:“主上,我昨天已经看过,现在绿柳村一共有400匹军马,我想选其中200匹作为种马,发展咱们自己的军马场,以保证今后的骏马供应,另外二百匹我希望组建一支小型的骑兵队,很快就会起到重大作用的。”

    王大富犹豫了一下,虽然当初贾城主准许他组建200人的乡勇,但是王大富对此并没有兴趣,他认为现有的军事力量足以保护领地的安全,没有必要组建更多的军队,但是朱武不会无的放矢的,迟疑了一下王大富问到:“如果仅仅保护领地,现在的军队足以了,如果是为了征战沙场……那就是200人也依然没多大用处,朱先生可否给我说一下你的想法。”

    朱武点点头笑了:“主上说得没错,在正常情况下200人的骑兵队确实没有多大用处,但是现在恰恰我们有一个可以让200人的骑兵队就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人才。”王大富微微一愣,若有所思的看向花荣。

    花荣胸有成竹的笑了:“花某最擅训练——弓骑兵。”

    朱武从旁补充道:“花兄弟擅长训练的不是一般的弓骑兵,而是其的一个变种——突击弓骑兵!这种骑兵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携带箭枝数量是普通弓骑兵的一倍。”王大富一听,立刻恍然大悟,确实也只有这种即可快速机动,又可远程打击敌人,而且持续做战能力极强的弓骑兵,才可以用极少的数量就发挥极大的作用。

    看到王大富完全明白了突击弓骑兵的价值,朱武接着叙述自己的想法:“绿柳村现在的实力,自保起来绰绰有余,但是现在时局有变,我们必须提早打算。”

    王大富迟疑了一下说:“朱先生是指宋金之战?”

    朱武不答反问:“主上怎么看的宋金形势?”

    王大富思考一下说:“己方名将云集,士气正盛,而对方统帅又刚刚被刺,军心大乱,换了任何一个帝国都理应不会错失机会,唯独宋月……”

    朱武立刻接上话题:“主上高明,这种情况换了别的任何帝国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唯独宋月帝国例外,我认为他们会提出议和!”王大富回想起历史上宋朝的一贯传统,无言的摇摇头。

    历史上的宋朝出名的赢弱,这里固然和当时的敌国过于强大有一定关系,但是更多的原因来自于其的内部。宋朝根本就是“偷来的江山”,如果不是因为大周皇帝柴荣早逝,则赵匡胤再有十倍的本事也不可能获得天下,“陈桥兵变”的后遗症就是宋朝皇室是中国古代所有王朝中最害怕的大将造反的!他们对这方面的敏感完全可以用变态来形容。

    宋朝兵制就是一句话——兵不知将,将不调兵。当时的士兵招募,训练等工作完全由兵部文职官员进行,而将领由吏部管理,发生战争时才可以领兵出征,这种安排虽然极大的杜绝了大将们拥兵自重的可能性,但是也造成了兵员素质低下,大将指挥困难的现实。

    另一方面,宋代皇帝极其害怕大将立下功劳,不好控制,举凡有人在战场上打了胜仗,很快就会被朝廷召回,而后投闲散置,所以宋代将领每每如流星划过天际,瞬间璀璨后就再无踪影,狄青,辛弃疾,檀道济无不如此,岳飞就是更好的例子。

    朱武接着说:“如果宋月打算议和,那么诸多主战的良将就都成为了障碍,而岳少保就是最大的障碍!”

    王大富思考一下点点头说说:“固然现在宋月贤臣猛将云集,但是奸臣小人的数目却远远在他们之上,蔡京,童贯,潘美,高俅,贾似道之流充斥朝野上下,更何况还有秦桧!宋主昏庸暗弱,又被这些小人包围……偏偏朝中忠臣良将又不能团结一心,以王安石,司马光为首的两派彼此攻歼不休!只怕这些主战派将领们很难成事。”

    朱武点点头说:“若仅仅只是很难成事,也就没有关系,属下是怕其中在生变故啊!现在岳少保的声望,实在太高了……”说着摇了摇头。

    王大富闻言一惊:“现在高,杨,呼几家俱在,又有狄,辛,韩等众多猛将相护,难道宋皇还敢对岳少动手?啊!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