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赛事外曲 下-第2/3页





    “天佑兄请吧!”

    “涛哥儿,这”李恪担心道。

    “放心!没事儿的,不然陛下也不会让景恒兄来传口谕!某就当到大理寺休息一段时间。”胡涛自信的说道。

    听闻此言,李景恒眼睛一亮,释怀的说道:“天佑能有如此想法,某也就心安了,为德也尽管放心才是。”

    胡涛在李景恒的‘羁押’下来到了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李景恒熟练的找到了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办理了交割手续后;拍了拍屁股,很是潇洒的走人了。

    说来胡涛与大理寺还有些缘分,也不知李大大是不是刻意为之,好让他避避风头。

    首先,大理寺一把手大理寺正卿(从三品)便是李道宗兼着的,难怪李景恒来到顺畅、走的潇洒;其次,大理寺平日主事-大理寺少卿孙伏伽(从五品下):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他曾经当过京畿万年县的法曹,一番交谈下,多少勾出些同地为过官的香火情谊。

    孙伏伽亲自把胡涛送到大理寺监牢门口,恳切的说道:“贤弟啊!(这就是套了近乎的好处)既然陛下口谕如此,你需多多忍耐,借此时机修身自审啊。”

    “多谢兄长关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小弟心知肚明!”胡涛微笑说道。

    “贤弟好文采!既然如此,愚兄便放心了!”

    “老王啊,(王忠,大理寺狱丞,从九品下)将嫌犯带下去吧,记得好生安置!”

    “诺!”王忠答复道。

    王忠躬身礼送孙伏伽离开后,向一尖嘴猴腮的狱小吏吩咐道:“三儿,去把天字一号房打开,为这位大人准备准备。”

    只见小卒子点点头,麻溜的钻入大牢,王忠转向胡涛道:“这位大人请!”态度谦和,好像胡涛并不是‘阶下之囚’一般。

    胡涛随王忠来到‘天字一号房’时,狱卒已经将牢房收拾停当。此房在大牢中独居一方,有二三十个平方大小,简易的书桌、板凳、单人床铺、被褥、枕头一应俱全,甚至在角落里还隔出了一间茅房;看这布置就是放到外边,那也是普通客栈的上房标准。

    王忠将胡涛请进‘天字一号房’后,道了声‘得罪’,锁了门便带人离开了。

    王狱丞和狱卒们回到自己的休息室,叫‘三儿’的狱小吏凑到王忠的跟前小心翼翼的问道:“狱丞大人!二少爷不是吩咐要给姓胡的好看吗?您怎么还把他安排在最好的‘天字一号’?”

    “不明白?想知道?”王忠洋洋自得的反问道。

    三儿连忙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小**‘水晶酿’,双手捧到王牢头面前,献媚的说道:“大人您来尝尝,这可是近日炒的沸沸扬扬的‘水晶酿’,小的可是花了大气力才弄来的!呵呵!看在美酒的份上,您给小的们说道说道,也好让咱们涨涨见识。”

    王狱丞接过酒,打开后放在先鼻下闻了闻,然后小酌了一口,回味无比的说道:“看你小子如此上道,某就跟你唠唠。”

    “大人您坐,您坐下慢慢说。”三儿一边说,一边殷勤的将王狱丞让到板凳上坐下。

    “小子听好了,其实这官场处事需多看、多听、少说,讲求的就是一个‘稳’字。正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年轻人立功心切,处事急于求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尓须警惕!”

    顿了顿,又咋了口酒,王狱丞继续道:“再往细了说,你想想看,这位胡大人是怎么进来的?少卿孙大人亲自送来的!咱大理寺什么情况,你也知道,正卿是由任城王李道宗兼任的,平时也不管事;下面两位少卿,一位孙大人,一位咱们二少爷王延全,若非大事均由两位少卿主理。今天孙大人送来的人,咱们直接安排了‘天字一号房’全了孙大人的颜面,将来做事也顺畅些。而且,咱们示好在前,也正好可降低这位胡大人的戒心,方便探听其底细。否则若是一块‘铁板’,咱们不管不顾的撞上去,不但二少爷交代的事情办不好,反而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