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改变局面!



  一秒记住【笔趣阁 】

  “哦?”

  就连李治也是略有惊异,紧接着便收敛了眉间的笑意,淡淡的开口道。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那弘儿便说说自己的理由吧!”

  口气中带着一丝不悦,显然是觉得李弘此举有些冒失。

  不过李弘却是仍旧脸色从容,沉声开口道。

  “父皇容禀,突厥其人狡诈,不习礼教,不遵礼法,屡次犯我大唐边境,劫掠边民,故此儿臣方才有此上书,请父皇以雷霆手段控其壮年,断其根本,让其永无反叛之力!”

  李弘的声音不急不缓,但是说出的话却是无比凌厉,让大殿内不少的大臣都皱起了眉头。

  虽然大家都知道李弘说的是实情,但是大唐和突厥之间的关系,明面上还是要维持的,所以很少有人会这么直接的说出来。

  而且李弘刚刚的话着实是有些过火,不符合儒家的君子之道。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李治的神色却是微微一动,眉间也泛起一丝赞许的神色。

  虽然片刻之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仍旧被李弘捕捉到了。

  当下心中大定!

  因为他送给李治的这份奏折之上,和那天他们谈论的策略已经柔和了许多,只是简单的说了要修改降书内容,增加赔款,开放互市,将粮食有偿支援给突厥人,至于其他的东西,尚未提及。

  而且对于这样做的用意,也是言之不详,他就是怕如果全数写出来的话,会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但是没想到现在的阻力还是这么严重。

  不过李弘既然敢上书此事,自然有他的依仗……

  那就是李治!

  凭他对于自己这个父皇的了解来说,李治虽然同样的自幼受儒家教育。但是因为跟着太宗皇帝耳濡目染的关系,反倒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淡。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将突厥收入囊中,无论是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

  和亲,还是李弘这种法子,对于李治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对李治来说,可能后者更加稳妥!

  之前只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方才李弘轻轻提点了一声,李治便瞬间想通了其中的端倪。

  此刻的态度自然与刚刚不同。

  一念至此,李弘继续说道。

  “刘相方才说,与突厥之事议定?孤倒是想要问问刘相,两国之间的如此大事,何曾如此轻率便能决定了吗?那阿史那伏念不过是向我大唐递上降书罢了。何曾有过受降之举,父皇母后既未明令天下,政事堂也未曾形成决议,怎么就叫做出尔反尔了?”

  对于刘仁轨这个打不疼的老头,李弘一向没什么好态度。

  既然他敢跳出来打擂台,就要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先前他倒是嚣张的很,却不料如今李弘比他更加咄咄逼人。

  一连串的质问压得刘仁轨满脸通红,李治的确没有明令天下。政事堂也没有正式的公文出现,但是历次大唐受降。都是如此办理,不曾讨价还价,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潜规则。

  而且当天大朝会上,李治显然对于阿史那伏念的诚意极为满意,是以刘仁轨才敢说的如此笃定。

  不过如今李弘非要扣着这一点来作法,他也没有一点办法。

  他总不能说。这本来就是皇帝陛下已经默许了的事情,擅自更改就是出尔反尔?

  恐怕话一出口,他自己就先被扔进大牢里了,擅自揣摩圣意,可不是什么小罪!

  刘仁轨被李弘两句话堵得哑口无言。也让大殿内的众臣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的李弘总是十分温和,向今天这般步步紧逼尚属首次,一时之间,许多原本赞成维持和谈之事的大臣心中也有几分动摇。

  毕竟如今太子的实力已经是不容小觑,如果说为了这件事情得罪太子殿下,多少有几分不值得。

  众臣的脸色李弘都收在眼底,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最大难点是在于大臣们的非议。

  所以他一开始就摆出这样一副强硬的态度,为的就是让这些人明白,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