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李治很满意……



  一秒记住【笔趣阁 】

  

  

  不过李绩却是丝毫没有觉得这句话不妥的意思。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依旧一脸平静,如同木塑雕像一样站在那里。

  老大人此刻已经想的很清楚,既然太子敢说出来这句话,肯定是已经预料到了军方的反应。

  自己与其在这儿一个人为难,不如顺水推舟,看看李弘到底有什么反应。

  若是他没有后手,李绩也就只好就此向武后妥协,反正裴行俭是必须要保的,他相信李弘也很清楚这一点。

  既然你要闹,我就陪你闹!

  下定了决心,老大人说话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处处透着锋锐之意,仿佛下一刻就要和李弘吵起来一样。

  见此情景,武后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眼中泛起一丝笑意。

  只要军方肯退让,今天的局势就还有缓和的余地。

  不过只是一瞬间,武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这个李义府真是糊涂,居然在这个时候闹出这么大的把柄,破坏了大好的局面。

  看来自己这些年过于纵容他了!

  武后打定主意,大朝会之后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个老臣。

  “启禀母后,淳于氏一案事涉重臣,儿臣以为三司会审乃是必须!”

  奇怪的是,听见李绩略带指责的话,李弘却没有生气,眼中反倒泛起一丝笑意,沉声说道。

  “至于西征大军之事,裴将军擅自做主,理应责罚,但念在当时军情似火。裴将军又为我大唐立下大功,依儿臣之见。其罪当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月!其功当按我大唐律例以爵位酬封!如此方显父皇母后赏罚分明!”

  武后的脸色变了变。

  今天的事情。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让她失望了。

  事到如今,竟然还想着两边都不得罪,不过只怕他这回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武后看来,李弘的这个法子是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方面不想要得罪军方,所以将事情都压在裴行俭的身上,但是看到李绩要死保裴行俭,又不得不将裴行俭从轻处置。

  裴行俭此次西征大功。岂是一个小小的爵位能够酬功的,起码要入政事堂拜相才行,这也是武后为何会授意李义府出手的原因。

  她不希望政事堂多一个和她政见不同的宰相!

  但是李弘这么做,却只会连军方一并得罪,武后的心里明镜一样,军方那边的人,最恨的就是临阵叛逃。

  李弘此举正是如此。

  何况眼下李弘不仅得罪了军方,还坚持要处置李义府,这是连武后也要一并得罪了。

  最让武后想不通的也是这一点。李弘究竟在想些什么?

  难道说为了一个李义府,他真的什么都不顾了吗?

  武后又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不会这么简单……

  “嗯,弘儿言之有理,功过不相抵!裴爱卿此举虽有不妥。但自有其道理,西征之事便按照弘儿说的办吧!”

  正在武后疑惑之时,李治的声音却蓦地响起。

  口气淡然。但武后却听出一丝欣慰之意,抬头看去。却见李弘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这个儿子果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武后心念电转,便想明白了眼下的情势。也明白了李治为什么会支持李弘的看法。

  裴行俭此次挟如此不世之功回到长安,最不愿意看到的不是武后,而是李治!

  因为这意味着平稳已久的朝局会因此而变得波云诡秘,文武势力之间将会重新洗牌,到时候就不是一场大朝会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未必就不是李治故意放任所致,否则以李治登基这么多年的帝王心术,又怎么会凭一封密奏就将裴行俭急召回京,而回京之后又转而开始维护裴行俭呢?

  李弘的这两句话看似不智,但实际上却是暗合李治的心意。

  一方面接受了突厥的降书,保住了大唐的颜面,另一方面又将事态控制在裴行俭一个人的身上,避免引起整个西征大军的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