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官方场刊-第2/3页





    电影“聚焦”里呈现的故事背景,就可以窥见波士顿的特殊。本转职导演之后,他的目光也始终停留在波士顿“城中大盗”就是生在波士顿的故事,就和伍迪-艾伦对纽约的特别触感一样。

    蓝礼嘴角轻轻一抿,“只有生活在城堡里的人,才会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波士顿是如此,伦敦和纽约又何尝不是如此?贵族更是如此。

    瑞恩和拉米都可以听出话语里那一丝轻描淡写的不屑,不是羡慕嫉妒恨的仇视,而是居高临下与生俱来的轻蔑,这让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随后双双爆笑起来。这样的蓝礼,他们喜欢。

    夜晚,渐渐深了,多伦多的热闹和繁华却还没有结束;当清晨再次来临时,整座城市又一次复苏过来,迎接崭新一天的朝气和生机。

    安迪-罗杰斯一大清早就醒了过来,今天还有一整天的繁忙工作。

    “活埋”的映式结束了,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是官方场刊的媒体评论,然后是电影在各大影院的正常反映,再是观众对电影的反馈;与此同时,媒体也将展开对蓝礼的采访,电影的宣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是寻求行公司,再是安排档期,如果没有找到行公司的话,他们接下来还必须出现在其他电影节上……

    繁忙?昨天的映式是最不繁忙的部分了。

    虽然昨天下午的映式十分顺利,媒体和观众的反馈信息都十分喜人,但对于安迪来说,那些不过是现场的气氛而已,尤其是在多伦多电影节,观众往往会在放映厅里展现难以置信的热情,可是在观影结束之后,却没有人会记得这部作品,更不要说在人民选择奖上投票了。映式的狂潮仅仅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较量是从影评人开始的。

    打开多伦多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安迪快开始浏览起来。不同于其他电影节的评分系统,因为多伦多不评选专业奖项,仅仅只是交给观众投票,所以媒体也不会打分,仅仅只是给予评价,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评论,必须阅读之后才明白。

    昨天一共只有两部电影映,“城中大盗”是北美映,而“活埋”则是全球映。官方场刊毫不犹豫地将封面留给了“城中大盗”。

    安迪没有着急地翻过去,而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在演员职业生涯被诟病无数的本-阿弗莱克,这一次执导的作品却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媒体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认为这部作品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睿智和深度。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本的演艺生涯要烂进泥潭里时,他却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杀了一个回马枪。安迪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城中大盗”在之后的口碑走势也令人越期待起来多伦多仅仅只是北美第一站而已,真正的北美综评还是要等电影正式点映、公映之后才知道。

    随后,安迪就打开了第二页,赫然就是“活埋”。安迪再次感觉到了意外,原本以为官方场刊最多给半个版面就了不起了,没有想到却足足给了一个版面,刊登了九家媒体的专业评论能够登上场刊的都是专业权威媒体,至于其他媒体的评论则可以在官方网站或者媒体自己的网页里找到。仅仅是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昨天映式的成功,电影节官方还是感受到了。

    “蓝礼-霍尔的独角戏,点亮整个大屏幕!再次展现出了电影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综艺”的评论标题十分显眼,清晰地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一部迷人而残酷的密闭空间生存电影,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将惊悚和悬疑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隐藏在剧本背后的现实政治意义更是拓宽了电影的深度,为一场生存游戏赋予了社会意义。科特斯对于节奏的掌控和氛围的营造,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拍摄短片时的犀利;但这一次,他不是电影的主角,霍尔才是。

    作为一名次登上大屏幕的新人演员,霍尔奉献了深刻而迷人、细腻而张力的演出,他的表演游走于坚强和脆弱、绝望和希望、痛苦和恐慌之间,迸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为电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毋庸置疑,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演员完成了一场惊艳的宣告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