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 隐藏一方-第2/3页





    蓝礼相信蒂耶里。

    说一千道一万,蓝礼相信蒂耶里对于电影的热爱是真诚的,不管戛纳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高度,他们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平衡,都是令人称道的,至少不逊色于奥斯卡,甚至比奥斯卡略胜一筹。

    但蓝礼也知道蒂耶里没有兜底,短短五个月时间里的翻天覆地变化,从量变到质变,还需要一个关键因素。

    “蒂耶里,这足以说服戛纳电影节,却不足以说服法国电影协会。”蓝礼步步紧逼。

    “这是我们的麻烦,你不需要担心。”蒂耶里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遭受来自法国电影行业内部的反对声浪。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蒂耶里。

    不过,蒂耶里也是一个硬骨头,他主动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一种关注加上导演双周,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然后,蒂耶里肩膀缓缓放松了下来,“那么,你现在准备好面对媒体了吗?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在一月份宣布评审团成员的人选,包括评审团主席,届时,媒体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你,而且还是颁奖季期间。”

    “麻烦主要在你们那儿,不在我这儿。我的压力应该从抵达戛纳开始。”蓝礼却是轻描淡写地笑了起来。

    蒂耶里无法反驳,“对了,需要我们推迟宣布评审团主席的消息吗?就我所知,’龙虾’今年可能再次为你赢得提名,’卡罗尔’也非常有希望,这都是我们戛纳的作品。如果你不希望干扰颁奖季的公关情况,我们可以推迟到颁奖典礼之后再公布。”

    学院公关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如果好莱坞得知蓝礼即将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而且才年仅二十六岁,那么竞争对手轻而易举就可以把蓝礼推向一个“全新高度”,表示蓝礼不能纳入评奖范围,有点类似于终身成就感的味道,这对于蓝礼的颁奖季前景就非常不妙,意外丢掉提名也非常有可能。

    蓝礼抿了抿嘴角,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没有关系,你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就好。即使没有戛纳的事情,我也不认为他们愿意连续第二年投票给我了。”

    字里行间带着云淡风轻的嘲讽,这让蒂耶里满眼都盛着笑意。

    后续谈话就没有太多内容了,蒂耶里和蓝礼交流了彼此关于一些电影的看法和意见,讨论还是围绕着电影本身展开——毕竟,明年蓝礼的品味就将代表戛纳的品味,蒂耶里还是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今年科恩兄弟在戛纳电影节爆出了一个冷门,蒂耶里并不介意,但他希望冷门出现之前,自己做好准备。

    一直到蒂耶里离开,他也没有提起那个促进“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显然,他没有那么容易开口。

    随后,蓝礼在安德烈那里找到了答案: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这位超级大亨在过去五个月时间里并没有休假,他的连续出手改变了事情格局。

    首先,在“侏罗纪世界”首映周末打破历史票房记录之后,他就向霍尔风投注资了五千万美元,并且在三个月之后又增加了第二笔两亿美元的投资,一跃成为霍尔风投目前最大客户。

    其次,他与法国文化部达成合作协议,在戛纳电影节设立一项全新的基金会,专门用来赞助法国本土电影的拍摄,第一笔注资达到三千万美元,主要面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导演。

    简单来说,罗曼为蒂耶里解决了法国电影内部的主要矛盾——剩下的次要矛盾,蒂耶里可以自己解决,这才是改变整个事情格局的真正关键,金钱是一部分原因,罗曼的人脉则是另外一部分原因。

    同样的情况,在意大利和德国可能会遇到不同问题,但在法国,罗曼成功打开了局面。

    对于罗曼的举动,安德烈隐隐有些不安,但更多还是兴奋——

    因为罗曼的投资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脉,正在欧洲大陆引起连锁效应,而“侏罗纪世界”的票房成绩、先驱村庄音乐节的网络热潮都在无形之中成为最好的样本,霍尔风投的募资工作取得了难以置信的突破与进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