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 火爆周五-第2/3页





    记者们屡次攻击阿弗莱克的“面瘫演技”,比如说询问阿弗莱克是否羡慕蓝礼的表演才华,再比如说阿弗莱克对于蓝礼如此年轻就完成了EGOT是否赞赏,还比如说阿弗莱克是否愿意和蓝礼同台进行表演。

    诸如此类的问题,话里话外都在刺痛阿弗莱克的演技问题,然后进一步以陷阱问题来制造出尖锐矛盾。

    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挑战阿弗莱克的底线,最终恼羞成怒的阿弗莱克强硬地表示,“我不清楚。因为我没有观看过他的作品。所以,他到底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位糟糕的演员,我怎么可能知道。也许,就是有人喜欢他那样的做作表演呢?”

    记者们随后就将这番言论直挺挺地报道了出去,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

    因为在记者字里行间的有意引导之下,所有人都以为阿弗莱克大放厥词,从来都不曾观看过蓝礼的作品,这确实是有点目中无人;但事实上,记者的提问却是奥斯卡提名作品,模糊了关键信息之后制造出来的高傲和狂妄,立刻就让问题变得微妙起来。

    后来,阿弗莱克再次出面澄清,“我只是没有观看过’活埋’、’爱疯了’和’超脱’三部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但我的确观看过’明日边缘’和’抗癌的我’,并且对于即将上映的’地心引力’报以了巨大的期待’,希望大家不要扭曲我的意思。”

    但……伤害已经造成了,亡羊补牢还是显得不够迅速,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气氛还是在媒体的刻意运作之下点燃了起来。

    不管如何,秋季档的一潭死水终究还是因为两部作品的火药味而泛起了波澜,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背后推波助澜制造的如此局面——

    华纳兄弟正在争取与阿弗莱克的进一步合作,但阿弗莱克却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率先达成了两部作品的合作协议;蓝礼即将和华纳兄弟再次合作一部作品,但凯文-辻原却正在希望消除蓝礼留在华纳兄弟的影响印记,另一边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倒是希望能够与蓝礼合作。

    当然,这些背后的八卦与恩怨,全部都仅仅只是猜测而已,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就是,十月久违地开始热闹了起来。

    周五,“美国周刊”专门派出了实习生,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和西雅图等五大城市的主要连锁电影院门口进行观察和统计,不是为了调查“地心引力”和“逆转王牌”的票房数据,而是为了观察观众流量。

    秋季档的低迷和沉寂,这是整个电影市场与行业的趋势,而不是具体一部电影或者两部电影的责任,目前秋季档周末票房的历史最高记录保持者“灵动:鬼影实录3”,记录数字也只有区区五千两百五十万美元而已,勉强刚刚越过了五千万美元这样的超低门槛,对于当今的电影市场来说着实是无法令人满意。

    这一次,“美国周刊”就希望测试看看:宣传效果对于秋季档的刺激作用到底如何?

    从“地心引力”创造历史的首映式,到蓝礼和阿弗莱克的“挑拨离间”,再到贾斯汀这样社交网络时代的流量巨星,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蓝礼-霍尔,无数业内专家都认为,蓝礼有希望成为哈里森-福特和汤姆-克鲁斯那样依靠个人魅力而撼动票房市场的票房巨星,脱离了暑期档的温床之后,蓝礼的号召力是否还能发威?

    所有的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之后,到底能够触发多少效果?是否能够打破秋季档的束缚,另辟蹊径地成为电影市场的票房启示?

    当然,他们只是负责调查,至于市场规律和原因分析,这就是专家们的工作了。

    “美国周刊”在五座城市一共二十三间电影院进行了不完全统计,主要还是计算高峰期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的客流量,结果却格外喜人!

    “平均客流量至少上涨三倍!”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市中心繁华地带的电影院,在高峰期的客流量约莫提升两倍左右,上座率可以达到六成乃至于七成;而城市偏远地带的电影院,则足足上升了四倍乃至于五倍有余,往年即使是高峰期,上座率低于一成也是大概率事件,但现在却可以迫近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