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南方的来客



    

    李荩忱放下茶杯,看着舆图勾勒出来的形势。

    这是一张关于南的舆图,而年代已经是数百年之前,当时这一片土地的主人还是蜀汉。在这之后南北朝烽烟滚滚,原王朝和江南王朝也一直止步于巴蜀,很少有继续向南伸展的政策和行动。

    在名义南依旧是北周的土地,不过这种联系已经很薄弱了,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羁縻,这些部落显然已经不再臣服于北周,对于南陈更是没有多少臣服之意。而北周甚至连巴蜀这一摊都没有收拾好,自然更不用说治理南了。

    久而久之,南已经不再属于原王朝的统辖范围。

    当李荩忱拿下巴蜀的时候,这些部落和北周之间最后一点儿薄弱的关系也被斩断,当然因为消息不通,实际一直到杜齐前往南,这些南部落方才知道外面的天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还不算,但是对于和外界只有巴蜀这单一联系的南各部落来说的确如此。

    他们实际更习惯臣服于的并不是原的主人,而是巴蜀的主人。

    李荩忱并不指望着南这些已经和原太久没有联系的部落一见面会想自己低头,毕竟相于当时的巴人,他们的生活境况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是自给自足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南并没有多少汉人活动,所以这些南部落也不需要刻意的躲避什么。

    不过李荩忱也知道自己并不是没有筹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的巴蜀,无疑是一个可以追随的新的老大。而李荩忱本身也不是默默无名之辈,他这一路走来,被他踩在脚下的韦孝宽、尉迟迥等等都是李荩忱能力的最好证明者。

    南算是再怎么闭塞,和原也不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的,甚至北周时不时还会派遣使者和官员前去,依旧能够保持北周在南各个部落心的威望,而李荩忱想要感谢的正是这些官员和使者。

    根据杜齐的描述,拜这些官员和使者所赐,南各部对于北周的那些将领还是很了解的,毕竟想要表明北周的实力,用这些名将的事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现在这一切的努力显然都是给李荩忱做了嫁衣裳,因为击败韦孝宽和尉迟迥等人的战绩已经足够证明李荩忱北周更厉害,哪怕是现在无论是国力、兵力还是什么方面,李荩忱都没有和北周相提并论的资格。

    对于南各个部落来说,所谓的土地、钱粮什么的实际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更崇拜和听从的依旧是强者,只要个人的实力足够强,那么自然有带领更多人的能力,那么自然也可以给南各个部落他们想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杜齐很快传来了好消息的原因。

    南各部对于土地、钱粮什么的要求很宽泛,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任何要求,毕竟一个洞主想要在位置坐牢固、让手下的人都拥戴他,那么也需要给手下带来好处,证明自己有这个资格和本事。

    而追随李荩忱这一个新崛起的巴蜀强者,并能够在未来天下的角逐之获取一定的利益,对于这些洞主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李荩忱坐在舆图前,静静的端详着南的地形地势,而脚步声匆匆响起,杜齐的身影出现在李荩忱的眼帘之。李荩忱不慌不忙的抬眼看过去,相于一个多月前,杜齐变黑了不少,而且也更加壮实。

    李荩忱不得不承认,这些巴人在山地之往来的能力确实是要远远胜过汉人,他们小巧的身姿、结实的肌肉简直是为了山地作战而生的,如果自己没有巴人的帮助、甚至和巴人是敌人的话,简直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杜齐看到李荩忱也怔了一下,不由得在心轻轻感慨一声,现在的李荩忱端坐在桌案前,一袭干干净净的白袍,看去像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圣贤子弟。

    可是明白的人心里面才清楚,这一尊杀神用怎样的手段击败了任何想要挑战他的对手,又用怎样的雷厉风行镇住了整个巴蜀。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兵家行事,自当如此。

    杜齐虽然没有读过几本书,但是这个道理还是很清楚的,这样知道进退得失的敌人可以轻松的将整个战局掌控在手,更能够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动手,而什么时候则应该冷眼旁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