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婆【下】



    “等一下,这怎么讲上孟婆了。”我问道。

    王局长听后淡淡一笑对我道:“你继续听我讲完就好了,接下来你就明白了,对了我关于孟婆的事情了解的没有飞多,所以接下来的由他说然后我最后在补充。”

    我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双手枕着头靠在了沙发上。

    只能说我这一个动作是非常的歉意。毕竟这样躺着听故事很是舒服的。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驱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在民间传说中,传本道:阎罗殿长回生草,却灵性而生,化身一女子,因看透人间沧桑,生于一姓孟的人家,没有取名字,所以街坊叫她孟丫头,后来孟氏长大,大家叫她孟姑,嫁一秀才,秀才十年寒窗,三年乡试,三年科考,竟然中了榜眼,弃妻而去,却不想孟姑天法眼,已经识得人之三本,就在她丈夫的腋下点了炙了三下,要丈夫离家前答应,三年科考后一定回来,却不想丈夫三年未归,三魂六魄本散,另去攀龙附凤之日,做了野鬼孤魂,被牛鬼收去,抓到阎罗判官那里被数落,大声喊冤,阎罗发现生死簿上没有此人的名字,问不清原由,就榨尸粉末,叫其不得超生,恰恰这牛鬼本是50年阴阳一换,正好轮到了孟姑家的那头老黄牛,也是机缘巧合,前一年孟姑用法眼给这牛指了明路,竟然成了鬼界18魔之首的牛鬼,所以,牛鬼怕牵扯老主人,到人间抓魂的时候顺路告诉了孟姑,孟姑竟然让牛鬼押自己来找阎罗。”

    阎罗不肯放,说已经碾成碎末,孟姑将真相和盘托出,原是她下的咒在这秀才身上,阎罗看她有着等法术,查了她三世前生,才知道本是女娲造人的回生草,却被遗漏天机,这神草可治人回魄收魂,不长于天下,不长于地上,已经绝迹,却在地府的奈何桥留了最后一株,并且成精,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终于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为苍生少点痛苦。

    阎罗问孟姑,如何处置自己的丈夫,孟姑拔下一根青丝,泡汤给秀才喝下,然后推他出了奈何桥,说从此他再也不记得以前的事情,阎王知道她私放了寡情的丈夫,大为恼火,扣了她三十年的阳寿,叫她在奈何桥前,永世不得超生,每天拔自己的头发入汤,凡投胎的鬼,必须喝下,忘记前世的恩恩怨怨,自此,盘古开天地后,人清命淡,不见前世,在来生,仇人可以成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为兄弟,姐妹可以成为夫妻,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落得无伤无痛,短了三十年阳寿的孟姑,也变成了孟婆,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

    飞哥顿了顿继续说道:“《吴下谚联》(王有光,清)中记载: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诸役卒押从墙外经过赴内案完结。生前功过,注入轮回册内,转世投胎,仍从此庄行过。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皆朱栏石砌,画栋雕梁,珠帘半卷,玉案中陈。妪呼女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皆红裙翠袖,妙常筓,金缕衣,低唤郎君,拂席令之坐。小鬟端茶,三姝纤指捧瓯送至,手镮丁丁然,香气袭人,势难袖手。纔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华屋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惊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此茶即孟婆汤,一名泥浑汤,又名迷魂汤。”

    飞哥说道这里看了一眼王局长说道:“好了孟婆以及孟婆汤我都讲完了该你了。”

    飞哥话音落实王局长淡淡一笑说道:“据我所知孟婆一共掌握着两种汤,一种名为孟婆汤是给死人投胎忘去红尘用的,而另一种名为还魂汤,据说孟婆的汤桶里有阴阳之分,阴的那部分就是孟婆汤,而阳的那部分则是还魂汤。”

    “而还魂汤顾名思义就是给一些鬼差拘错的魂魄、在活着时做了天理不容的事情先下地府受刑刑满被放的、丢失三魂七魄其中魂魄时间较长的会有些道者下地府找孟婆求得还魂汤以来补全丢失魂魄人的三魂七魄的,可以说不是补全而是滋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