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起火-第2/3页





    唐蜀衣知道琴香嘴里的孔氏女,指的便是孔黛瑶,她摇了摇头说:“康泽这么做,太过了点。”

    原本,唐蜀衣和孔昆属于大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然而,唐蜀衣如今已经惦记上了孔昆,绝不可能忘得掉。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孔昆无意中说,李继易的学问不如李继德那么扎实。

    就这么一句话,惹得唐蜀衣心里很不痛快,正好孔黛瑶落到了康泽的手心里,琴香便去做了个暗示。

    康泽是何等机灵的内侍?听话听音的功夫,是他混迹于宫里最基本的功力,他岂能不知道,孔黛瑶惹着了贤妃娘娘?

    琴香看似随口这么一说,其实是变相禀报了孔黛瑶的惨相,唐蜀衣听了之后,心里一阵舒坦。

    别看孔昆是内阁的宰相,看起来位高权重,归根到底,也不过是老李家的臣子罢了,没啥大不了的!

    琴香见唐蜀衣呶了呶嘴唇,她马上领会到,孔黛瑶挨打的这事,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传入张夫人的耳内。

    张夫人是孔黛瑶的生母,她知道了,也就等于整个孔家都知道了厉害。

    如今,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谁有资格当世子,也就成了整个老李家未来最大的大事。

    李继易,也就是狗娃,是李中易的长子,天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可是,在读书的方面,李继易偏偏不如李继德那么的刻苦用功。李继德都已经读到了《大学》,李继易连《尚书》都还没弄懂,实在是令人着急上火。

    不过,李继易也有长处,他种的地,粮食收成始终比李继德多三成以上。

    现在,孩子们渐渐的大了,李中易却没有替他们请老师的打算。李中易对孩子们的要求,必须识字多,而且,要懂农时会种地。

    唐蜀衣现在的眼界,比起以前,更是开阔了不知道多少倍。她对李中易放养式的教育方式,颇有些不以为然,孩子们都是天之娇子,岂能只擅长种地?

    “来人,去把大郎叫回来,就说我有事吩咐。”唐蜀衣希望儿子得到鸿儒们的认可,以便将来继承虎父打下来的万里河山。

    没过多久,李七娘也听说了孔黛瑶被打的事儿,她不由抚额叹息道:“毕竟是内阁相公的亲生女儿啊,怎可如此呢?”

    一旁的映月,也跟着叹了口气,小声说:“不看僧面,也要看看佛面吧?”

    “可不是么,孔相公若是得知了消息,只怕会闹出大事来。”李七娘出身于郡王兼宰相之家,她自然知道相公们最怕没威望统领群臣。

    孔昆若是知道了消息,恐怕会马上递奏章,要求企骸骨走人。

    这年月的官场,没有辞职一说,更没有退休一说。官员们到了实在干不动的年纪,才会上奏章乞骸骨,回原籍养老致仕。

    李中易在北方打仗,内阁的诸位相公本该团结一心才是,如果孔昆真要闹着不干了,那的确是件天大的麻烦事儿。

    不过,以李七娘对唐蜀衣的了解,她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女人,否则,李中易也不可能把掌家的大权交到她的手上了。

    折赛花知道孔黛瑶挨打的事情,已经是几天后了,她虽然顶着个德妃的名头,却没有管理宫务之权,消息自然比李七娘和唐蜀衣,要闭塞许多。

    “唉,只怕又是兴哥儿惹的祸根。”折赛花是个明白人,她的儿子李继德有过目不忘之超能力,不论是读书,还是作学问,都比李继易快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