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2/3页





    多栽花,总比到处栽刺,要强得多吧?

    丈量完土地后,黄景胜在立界石的时候,有意往里边挪动了大约两丈的距离。

    公差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丈量过无数的土地,只听说过多占多用的,却从没见过象黄景胜这样主动少拿地的“呆瓜”。

    黄景胜想起李易的慎重叮嘱,也懒得多做解释,只是笑着说:“凡事留一线,将来好见面,在下绝对不会让诸位难做的。”

    公差们纷纷挑起大拇指,七嘴八舌的夸赞黄景胜,说他行事光明磊落,豪爽大气,不像某些土财主,石头缝里都要抠出钱来。

    黄景胜只是笑,却不搭腔。祸从口出,是非只缘强出头的道理,即使李易不交待,他也很清楚。

    里正和乡邻确认之后,黄景胜陪着公差们回县衙,缴纳了税款,拿回了盖有两县大印的红契,正式成为逍遥津附近,最大的荒地地主。

    “公子,买地的钱,加上税钱,折合一亩地五贯钱。衙门里的出价实际上是四贯钱一亩,按照您的吩咐,我抬高了价格收的地。”黄景胜详细的汇报了买地的过程。

    李易轻声笑道:“老黄啊,你做得很棒。咱们现在的处境不同,尽量不要让别人在钱财上抓住把柄。”

    在这大周国,又没有道德风化的问题,李易只要有钱,养上十个八个小妾,谁都管不着。

    除了谋反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之外,昝居润那个伪道学,只可能从钱财方面入手。

    和孟昶那个傻迥然不同,柴荣乃是一代雄主,连李易都吃了他的算计,可想而知,有多厉害?

    昝居润如果真想告发李易“谋反”,嘿嘿,那就是自作孽,不想活了!

    凡是李易过手的银钱,他都要求一律帐目准确,库钱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不能有丝毫的错漏。

    为此,黄景胜每天都要带着请来的帐房,逐一核实逍遥津卡的每一笔收入和开销,务求准确到位。

    荒地到手之后,李易画了一张规划图,按照后世批发市场的规律。把即将兴建的市场划分为五大块,分为食品、日用品、奢侈品、胡货、南货等几大功能区块,到时候方便进行集的管理。

    批发市场的门脸房,李易打算学习后世的经验,建成二层小楼。一楼作为商品陈列和洽谈生意的场所,二楼当作是小仓库,以及伙计们的宿舍。

    当然了,一次性搞那么大的市场,是不合时宜的,李易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摊子铺得那么大。

    一期工程。先搞个小一读的市场,慢慢的聚集人气后,再扩大出二、三期工程。

    所以,李易就安排黄景胜,在紧挨着津卡的附近。先建起来一座简易的茶楼。

    按照李易的规划,茶楼内部,散座很少,几乎全是隔开的雅座,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方便商人们洽谈生意。

    为了抢时间,黄景胜通过牙行的牙人,同时请来了一百多名搞建筑的木匠、瓦匠、窑工。以及出力气的闲汉们。

    人多就是力量大,在专业修房子的老工匠指读下,很快开挖了地基。

    工地这边干得热火朝天。王有德的饭铺这边,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午和晚上来吃饭的过路客商,也越来越多。

    眼看着木栅栏门内很快挤满了人,李易果断的下令,就在津卡的二门外。暂时用麻绳围出一个长方形的空地,几个皂役就守在附近监视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