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画像



    张浩元嘴里的凶手,指的其实是那个无赖客人,虽然此时那个无赖客人是不应该被称为凶手的,但很显然姜小坛和夏阿宝都认为那个无赖客人是凶手,所以张浩元也就随着他们的想法,管无赖客人暂称之为凶手。

    姜小坛没有见过那个无赖客人,他当然说不出什么特征来,这便由夏阿宝来说,夏阿宝想了想,说道:“他的特征很多,就算他化成了灰,我也认得他……”

    夏阿宝认为他如果再看到那个无赖客人,他是一定能认出来的,但现在让他描述出来,他忽然之间就卡住了,他发现自己没法用语言描述出来,那个无赖客人到底长成了什么样子,似乎那个无赖客人普通得很,没有什么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特征。

    张浩元见状,便问道:“他有没有胎记,或者是痣一类的东西?”

    夏阿宝摇了摇头。

    张浩元又问道:“那么胡须有什么特征,头发什么的,有异于常人的特征吗?”

    夏阿宝道:“头发有些稀疏,并且非常脏,这个算不算是特征?”

    “这个……也算吧!”张浩元又问道:“他有多高的个子,身体壮不壮,口音是哪里的,是长安本地人,还是带着什么地方的口音?”

    这么一问,夏阿宝就有头绪了,他道:“个子比我矮一些,有些瘦弱,如果要是打架的话,他不是我的对手,我一推他,他就不由自主的后退,我就是把他这么推出药铺的。至于他的口音,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好象就是长安的口音……吧!”

    对于口音,夏阿宝不是特别肯定,他从小在长安城外长大,离着城门也不太远,本身也是万年县的百姓,长大后进长安城当伙计,虽然也见过不少的人,但因为药铺做的是坊内生意,所以他见过的陌生人并不是太多,如果他是在东西两市当伙计,那对客人的口音,就会相对比较敏感,能够分得清楚了!

    张浩元想了下,道:“那就应该是京畿的口音,而且离着长安还很近,所以你才听不出来的。”

    京畿地区可大了,有好几个州,虽然州和州之间离得都不是特别远,但口音方面,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但好在各州的人进了长安之后,说话的时候都会努力向长安口音靠拢,能和长安口音最接近的,还是京畿地区的口音,出了京畿地区,那口音就差得多了,就算是努力靠拢,长安本地人也会听得出来的。

    夏阿宝连连点头,道:“对对,应该就是京畿地区的,但是哪个州哪个县的,小人就实在听不出来了。”

    忽然,他想起楚老四说找不到那个无赖客人,说不是长安人,看来还真让楚老四说对了,如果真的是京畿地区的人,那么累死楚老四,他也找不到啊!

    张浩元又问道:“那个人多大年纪,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出门以后,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夏宝脸现为难之色,他感觉很对不起自己死去的舅舅,也对不起自己的表弟和舅母,他摇头道:“小人没有去看,当时没有想着要跟他走,当时小人的脑袋里一团浆糊,这些事情都没有想到,等想到的时候,那个人早就走远了!”

    张浩元听到这里,便没有再往下问,他心里清楚,不需要问夏阿宝有没有邻居注意到那个无赖客人,如果有人注意到的话,那么夏阿宝一定会问出来,不会象现在这样无法回答自己。

    这个案子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并不难破,听原告姜小坛的意思,只要是抓住了那个无赖客人,这个案子就破掉了,他父亲的仇也就报了。

    但其实上并不是这样,比如说姜半斤是不是真的掉进冰窟里死了,也许真的是不小心掉进了冰窟里,撞到了要害,以至于无法爬出来,从而丧命!

    那个无赖客人手上的银戒指,也许是捡到的,也许是他看到了姜半斤的尸体,从尸体上面偷了,偷东西与杀人,这可是两个不同的罪了。

    甚至,或者那个无赖客人手上戴的戒指,只是样子同姜半斤的戒指差不多,但实际上并非是同一个,这都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这个案子是不是要以凶杀案立案,还有待斟酌,可以先找人,也就是找到那个无赖客人,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