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马家



    那妇人是马泥鳅的邻居,平时没少从马泥鳅那儿捞好处,别的不说,能少服些徭役,就是最实惠的好处了。

    妇人一口气跑到了马泥鳅家,幸亏离得不远,否则跑得这么急,她非得岔气不可,妇人叫道:“马叔马叔,额听说了,谁要是先把药材,把药材凑齐了,就可以推荐一个族人进衙门,去当个什么书吏啥的!”

    马泥鳅正在家里发愁呢,他把儿子和孙子都派出去了,督促他们去收购金银花,可光催促也没啥用,镇上的药铺里面没有多少金银花,而且药铺掌柜的人品都不咋地,见大家急需金银花交差,竟然坐地起价,价格翻了三成,这都和城里的药价一样了。

    对于马泥鳅来说,钱好办,他先垫上,以后和乡亲们收,这个来得及,但问题是就算是涨价在药铺里买,可也买不够数量啊!

    忽然妇人回来报信儿,马泥鳅听了,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完成这个任务,竟然可以推荐一个族人进衙门,还是当书吏,这么好的事情,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马泥鳅快步从院子里面走出来,对妇人道:“是真的吗,他们是这么说的吗,是谁说的?”

    妇人道:“是那位县尉老爷,是他说的,大家都听到了,额肯定没听错!”

    马泥鳅确认消息,心想:“那这个差事必须得完成了,我不能让何木桩抢了先,进衙门吃官家饭啊,这可是大出息,我的长孙可是识字的,识两百来个字呢,这也算是读书人了吧,要是能进衙门当个书吏,那我们马家岂不是发达了!”

    他回过头,对着院子里喊道:“婆娘们,不要在家里等着了,都出去问问,谁家有金银花,咱们高价收,给涨价,涨五成,五成!”

    马泥鳅用力挥舞着手臂,把五成重重地叫着,一副下了血本的样子,马家的妇人们足足有十几个,立即都跑出了院子,去各家各户问了,也许谁家正好有金银花呢,这也是说不准的事儿啊!

    过了好半天,足足快一个时辰了,终于他的大儿媳妇跑了回来,跑得呼哧带喘的,她叫道:“公公,公公,邢铁说他家有金银花,上好的,不过不多,只有二十多斤,是给他婆娘治病用的,但他要涨一倍的价,咱们要不要?”

    马泥鳅一愣,道:“住在镇子最外边的那个邢铁?他婆娘什么时候有的病?嗯,不管了,二十多斤也要,翻一倍的钱也行,反正只要你大儿子进了衙门,钱早晚都挣得回来!”

    大儿媳妇连连点头,她大儿子就是马泥鳅的长孙,读了几年私塾,小子不爱读书,也就不再供他了,本以为也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却不成想遇到了这个机会,她这个当娘的当然不愿意放弃了,得拼命争取才行。

    马泥鳅还是着急,因为数还不够啊,他跺脚道:“不能光咱们家着急,难不成我当里长,就得我去买药材么,让全镇的人都动起来,谁要是买到一两药材,徭役就减一天,而且药钱不用和大家平摊!”

    大儿媳妇连忙拿了自家的铜锣,又跑出去了,这回她站在镇子中心,一边敲锣,一边大喊,把马泥鳅的话传了出去,为了能让儿子进衙门当差,她这个当娘可是用了全力了!

    大儿媳妇叫道:“务政里的乡亲们,现在大家都去买金银花,金银花是种药材,只要买到一两金银花,就免除一天的徭役,大家使劲买,然后交到马里长这里,马里长给大家减徭役!”

    喊完一遍,再喊一遍,直喊得声嘶力竭,她可是真的尽了全力了,不让全里的百姓都知道,她就不离开本镇的中心!

    务政里的乡亲们听了,纷纷跑出家门,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徭役要是能减少点儿,那对于大家的生活,可是太有帮助了,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力气,来好好照顾家人。

    徭役说白了就是百姓给官府白干活儿,而里长做为直接和百姓打交道的人,是有点小权力的,说让谁家多出徭役,或者少出徭役,里长就可以说了算了!

    现在就是等于让务政里的百姓,用交一两金银花,来抵消一天的徭役,对于特别穷的百姓来讲,这不值得,但对于富裕一些的百姓来讲,这个买卖就太值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